
智能座舱行业技术分享
文章平均质量分 78
小明师兄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黑芝麻智能:技术+生态+量产三大先发优势,领跑智驾“芯”成长
黑芝麻智能:定位智驾芯片供应商,卓越研发团队打造强劲产品力。1)公司定位:Tier2 芯片供应商,提供车规级计算 SoC 及基于 SoC 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产品结构:公司具有两个车规级 SoC 系列——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探索高算力和跨域新机遇,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旗舰 A1000 系列 SoC 的总出货量超过 152,000 片。3)股权架构:单记章累计可控股权 21.90%,多方投资合作业务前景可期。4)人才结构: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团队从业经验约 20 年,具备半导体+汽车复合型原创 2024-11-11 16:37:34 · 1800 阅读 · 0 评论 -
七十页PPT展示智驾时代来临,国产汽车零部件厂商准备几何?
其中,激光雷达基本已实现完全国产化,摄像头模组国产化率过半,毫米波雷达角雷达国产化率达到30%以上、但前雷达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目前激光雷达市场由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华为、图达通四家主导,摄像头主要厂商有舜宇光学、德赛西威、海康威视、欧菲光、豪恩汽电等,毫米波雷达主要国产厂商包括华为、福瑞泰克、森思泰克、承泰科技等。但智驾核心芯片及智能座舱核心芯片均由海外厂商主导、国产化率极低,目前智驾芯片本土厂商主要包括地平线、华为、黑芝麻智能,而座舱芯片本土厂商主要有华为、芯擎科技、芯驰科技等。原创 2024-11-06 13:11:41 · 376 阅读 · 0 评论 -
L2和L3级智能驾驶车辆驾驶员的角色转变研究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车辆在驾驶员决定交出控制权后,管理诸如转向、油门控制和刹车等关键安全功能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可以假设,在智能驾驶系统控制车辆之时,驾驶员就变成了间歇性操作员(即驾驶员是必须持续参与车辆纵向和横向控制的操作员)。对于 L2 级和 L3 级智能驾驶车辆,驾驶员的角色转变,车辆纵向和横向控制在不同程度上被移交。此时,驾驶员成为间歇性操作员(即驾驶员只是有时承担车辆的纵向和横向控制)。因此,我们使用 “操作员” 一词,而不是 “驾驶员”。在本项目开始时,各种各样的自动驾驶车辆技术和概念开始涌现。原创 2024-11-05 10:50:54 · 1281 阅读 · 0 评论 -
AI大模型如何赋能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的渗透已经由原先造车新势力“一骑绝尘”的方式,转换全行业“齐头并进”,行业搭载方案转向座舱多模态升级,印证了 4.0 时代加速到来。4 月 18 日上海车展上,商汤亮相了其“日日新 Sensenova”大模型,并展示了其中文语言模型“商量 SenseChat”以及“如影 SenseAvatar”等与座舱的结合,我们看到通过大模型可以赋予座舱多种生成式 AI 能力,提供包括情绪感知、智能助手、基于情感的对话、创意内容生成、个性交互等一系列功能,应用场景也可以拓展到娱乐、办公、购物、休息等。原创 2024-05-24 22:59:39 · 132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