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从零开始学以太网】之详解以太网网络层

      小编又来了,从零开始介绍学习以太网,小编相信如果您一开始有关注小编和看小编的博文,您一定对以太网有了自己的认识,介绍完PHY和数据链层,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网络层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图:

        从图可以看出,网络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该层的功能主要是负责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处理路由选择和逻辑寻址。它通过路由表和路由算法确定最佳路径,并管理数据包的分组和重组。

     1:常见设备:路由器。

     2:协议:IP,ICMP,ARP,RARP,DHCP。

      备注:

     1)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基本的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IP 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寻址方式和路由选择等信息,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

------IP协议特点:数据包被独立处理;不能保证包的发送;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包不会被恢复;

     2)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 IP 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和错误信息。ICMP 通常用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如路由器和主机之间的通信,以及用于检测网络连通性和故障诊断;

------ICMP协议特点:确认 IP 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通知在发送过程中 IP 包被丢弃的原因;

     3)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 IP 地址映射为 MAC 地址(物理地址)。ARP 协议在局域网内部使用,通过发送 ARP 请求获取目标设备的 MAC 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4)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与 ARP 相反,用于将 MAC 地址映射为 IP 地址。RARP 协议通常用于无盘工作站等设备,可以根据 MAC 地址获取对应的 IP 地址;

     5)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集中对用户 IP 地址进行动态管理和配置;

        针对网络层协议的部分,小编根据自己经验,了解清楚每个网络层协议的功能即可,其实落脚到实际应用,比如我们使用一颗带有以太网功能的MCU或者MPU来说,半导体芯片厂家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有关网络层中涉及到的协议的demo code,我们可以直接拿到进行实际应用就行了。通过MCU上实现这些协议有难度,如果芯片厂家没有参考demo,要靠工程师自己移植这部分驱动,确实是个挑战。但如果是CPU平台,在平台有跑Linux系统,Linux系统会完美的支持该驱动,以太网对于Linux来说,也是天生的匹配。

         好了,网络层的部分基本介绍完毕,学习起来挺简单,但是实际在使用时,非常复杂。该部分不像以太网数据链路层或者物理层,基本都是纯硬件芯片实现了功能转换,但是网络层因为涉及到软件驱动,所以就会有难度,但是无论如何,网络层对于整个ISO模型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层。

        最后,别忘记小编那句话,加油,祝中国高科技早日实现自主可控。

本篇作者-品佳集团-思考帝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