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tech LoRa modem-E 模式介绍:
随着 LoRaWAN 应用的多元化发展,传统芯片开发需自行整合协议堆叠(MAC/PHY 层与安全流程),造成开发周期长、维护困难。 Semtech 推出的 LoRa Modem-E 模式(Embedded Modem)则将 LoRaWAN 协议核心直接封装在芯片韧体内,开发者只需以简化指令控制,大幅降低开发复杂度。
一、Modem-E 核心概念
Modem-E 将 LoRaWAN 通讯全流程(Join、ADR、FEC、安全密钥)整合于 LoRa Edge 芯片内部 MCU。 主控MCU仅需发送如Join Network Send Uplink等高阶指令,芯片自动执行协议与加解密运算。
图一:Modem-E 架构图

左:主 MCU 经 SPI/UART 下达指令 → 右:LoRa Edge 晶片执行 LoRaWAN Stack + Radio Control。
二、支持芯片与主要特性
| 功能 | 说明 |
| 支持芯片 | LR1110 / LR1120 / LR1121 |
| LoRaWAN 类 | A/B/C 支持 |
| 频段 | EU868 / US915 / AS923 / KR920等 |
| 安全功能 | 内建 AES-128 硬件加密与 Root Key 储存 |
| 韧体更新 | 支援 FUOTA(空中韌體更新) |
| Host 介面 | UART / SPI / I²C |
| 节能效能 | 深度睡眠 < 2 μA;TX 峰值约 100 mA |
三、通讯流程与运作逻辑
图二:Modem-E 资料流程图

1️⃣ MCU 发送 “Join” 命令 → 2️⃣ Modem-E 自动执行 OTAA 加入与密钥握手 → 3️⃣ 成功后可 “Send” 传输数据 → 4️⃣ 若有下行命令自动回传给 MCU。
四、功耗与任务时序
图三:Modem-E 功耗時序示意

Sleep 电流低至 < 2 μA,Tx 峰值 50–120 mA,任务由内部事件驱动(Event-driven),MCU 仅于事件中断时唤醒。
五、与传统 LoRa Stack 比较
| 项目 | 传统开发 | Modem-E 模式 |
| Stack 负担 | 需移植協定堆疊 | 芯片内建协议核心 |
| MCU资源 | 占用高 | 占用低 |
| 维护更新 | 开发者自行维护 | Semtech 韧体更新 |
| 安全管理 | 軟體金鑰 | 硬件安全引擎 |
| 开发效率 | 较慢 | 快速、稳定量产 |
六、典型应用场景
• 智能电表与能源监控
• 资产追踪(GNSS + Wi-Fi 定位)
• 智慧农业与环境感测
• 智慧城市与基础设施监控
七、结论
Modem-E 模式代表 LoRa 技术的高度模块化与整合化,使开发者能以最小 MCU 资源实现完整 LoRaWAN 通讯,并具备安全、高效率与低功耗的优势。
Q&A 常见问题
Q1:Modem-E 与传统 LoRaWAN Stack 有何不同?
A1:Modem-E 將協定堆疊內嵌晶片內,使用者只需控制 API 指令即可。
Q2:是否支援所有 LoRaWAN Class?
A2:支援 Class A、B、C,并可动态切换。
Q3:是否支援 OTA 更新?
A3:支援 FUOTA,可遠端更新晶片韌體。
Q4:开发者需要哪些介面?
A4:UART 或 SPI 即可整合,無需高效能 MCU。
Q5:哪些产品最适合使用 Modem-E?
A5:适合需快速导入量产、低功耗、高稳定的应用,如追踪器、传感节点与智慧城市装置。
本篇作者-诠鼎集团-艾伦
更多资讯可点击此处前往大联大微博中查看,感谢支持!
2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