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自适应技术研究进展:从情绪分类到脑机接口应用
1. 情绪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 EEG 研究
1.1 背景与目标
在神经科学和工程领域,对各种情绪进行准确分类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传统方法在多类别情绪分类上难以达到理想的精度。因此,研究团队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旨在提高情绪多类别分类的性能。
1.2 实验方法
- 实验设计 :组织 8 人一组观看 4 种不同情绪(快乐、恐惧、悲伤和无聊)的视频片段,每个片段时长 20 分钟。共 10 组,总计 80 人参与实验。
- 数据采集 :使用 BioBrain EEG 系统,该系统包含 8 个通道,采样率为 1kHz。采集 5 个 EEG 通道(AF7、FP1、FPz、FP2 和 AF8)以及 EOG、EMG 和 ECG 各 1 个通道的数据。
- 数据处理 :将同一视频片段记录的信号每帧标记为相同情绪,每秒无重叠切割信号。计算每帧 8 个频段(1 - 50Hz)的功率谱密度,作为 CNN 的输入(去除噪声通道)。
- CNN 结构 :CNN 由 3 个 2D 卷积层组成,深层使用更多滤波器,采用修正线性单元(R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 分类评估 :通过 10 折交叉验证计算分类准确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