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学习】惯性导航系统简介

本文介绍了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中的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等传感器的作用,以及计算单元的构成和误差补偿算法。还讨论了惯性导航系统与GPS等其他导航技术的组合应用,并指出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面文章SLAM初识(点击查看)中我们介绍过SLAM中的两大类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并详细分析了其优缺点。而实际上,在基于移动机器人的SLAM中,还有一类很重要的传感器就是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IMU)。

 

单目、双目、RGBD等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环境信息,可以方便的用于三维重建、识别去过的地方(回环检测)等。而IMU传感器则可以获得移动机器人本身的运动信息,比如重心方向、俯仰角、偏航角等。而最近几年基于 camera + IMU的VIO(视觉惯性里程计)SLAM技术方案也是研究的热点,具有代表性的如OKVIS、VI-ORB等。

 

最近刚好调研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相关知识。在此分享一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惯性导航系统简介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惯性敏感器件、基准方向及最初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运载体在惯性空间中的位置、方向和速度的自主式导航系统,有时也简称为惯导。其工作环境不仅包括空中、地面,还可以在水下。

 

你知道自己的初始位置,知道自己的初始朝向(姿态),知道自己每一时刻如何改变了朝向,知道自己每一时刻相对朝向是怎样走的,把这些加一起不停地推,走一步推一步,在不考虑各种误差时,得出的结果就应该正好是你现在的朝向和位置。

 

但是要怎么知道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是怎么改变的呢?不同的导航系统用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方法,比如里程计用车辆上轮子转的周数,多普勒计程仪像蝙蝠一样往水底发射声波……而惯性导航之所以叫【惯性】导航,就是因为使用的是【惯性器件】,也就是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等。

 

因此,惯性导航系统至少需要包括含有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惯性测量单元和用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