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与瑞典的北极安全视角洞察
芬兰:致力于北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芬兰明确表达了对北极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在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期间,芬兰将环境保护置于首要位置,认可并尊重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遗产,还积极寻求制定计划,以推动北极各国履行相关承诺。
从全球视角来看,北极在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即便在北极国家内部,也尚未得到广泛理解。不同的观察者对北极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强调北极带来的新机遇,认为它是一个拥有政治和法律创新结构的稳定和平区域;另一些人则看到了新的威胁和更大的风险;还有人将该地区视为地缘政治和知识的边缘地带。
在这样的背景下,芬兰的北极战略从全球视角出发,为促进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稳定和安全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应对北极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方面的重大挑战。在北极安全以及军事安全政策方面,芬兰可以延续其优良传统,专注于建立信任措施和全球(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核)裁军工作。尽管芬兰在2016年12月关于禁止核武器的联合国决议投票中弃权,但芬兰的北极战略以及国家的安全和国防政策,为积极的核裁军和建立信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瑞典:北极事务中的复杂角色与安全视角
瑞典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时的情况
2011 - 2013年瑞典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期间,许多观察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一方面,该组织推动北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瑞典作为一个“不情愿”的北极国家的角色也引发了担忧。在此之前,瑞典甚至没有专门针对北极的政府政策,直到担任主席时才出台相关政策。不过,瑞典凭借其组织能力,为北极理事会的组织振兴以及推动软安全事务议程做出了贡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