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P问题的五个解与控制点的非对称排列
1. 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P4P(Perspective-4-Point)问题是一个经典且重要的几何问题。它涉及到如何通过四个已知空间点的图像坐标来恢复相机的姿态和位置。P4P问题的解法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增强现实等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P4P问题的五个解与控制点的非对称排列之间的关系。
2. P4P问题的背景
P4P问题是指给定四个空间点及其对应的图像坐标,求解相机的外参(即旋转和平移矩阵)。该问题的解法最早由Horn等人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P4P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非共面点的情况,尤其是在非对称排列的情况下,求解难度更大。
2.1 P4P问题的数学模型
假设已知四个空间点 ( \mathbf{P}_i = (X_i, Y_i, Z_i)^T ) 和其对应的图像坐标 ( (u_i, v_i) ),则P4P问题可以表示为:
[
\begin{cases}
u_i = f_x \frac{X_i R_{11} + Y_i R_{12} + Z_i R_{13} + T_x}{X_i R_{31} + Y_i R_{32} + Z_i R_{33} + T_z} \
v_i = f_y \frac{X_i R_{21} + Y_i R_{22} + Z_i R_{23} + T_y}{X_i R_{31} + Y_i R_{32} + Z_i R_{33} + T_z}
\end{cases}
]
其中,( R ) 是旋转矩阵,( T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