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集合论中的大基数世界
在集合论的研究中,我们所探讨的系统旨在描述集合的真实世界。然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表明,集合论的公理化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描述集合的宇宙。其中,关于集合宇宙大小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1. 集合宇宙有多“宽”?
2. 集合宇宙有多“长”?
这些问题较为模糊,但我们可以通过具体问题使其更明确。例如,连续统假设就属于关于集合宇宙“宽”的问题,大致是探讨有限大小的集合有多少个。而关于集合宇宙“长”的问题,也就是存在何种类型的无穷,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大基数公理的意义
公理化集合论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悖论,但引入新的、看似很强的公理可能会使理论更易出现不一致性。那么,承担更高风险是否会有收获呢?大基数公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我们拒绝集合宇宙的柏拉图主义观点,也不能忽视大基数。我们确切知道,大基数公理能推出一些不使用它们就无法推导出来的真实算术语句,因为大基数公理蕴含了一些理论的一致性,而这些一致性用其他方法难以证明。原则上,这些公理也可用于解决一些低逻辑复杂度的问题,不过相关例子较少。但仅大基数公理能决定一致性这一点,就使其对数学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达基数
为了感受大基数,我们先看看在策梅洛 - 弗兰克尔集合论(Zermelo - Fraenkel Set Theory)中能走多远。在策梅洛集合论中,只能证明可数多个无穷基数(如 $\aleph_0, \aleph_1, \aleph_2, \cdots$)的存在,而在策梅洛 - 弗兰克尔理论中,无穷基数具有丰富的结构。替换公理模式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能力。
我们可以为每个可数序数找到对应的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