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集合论算术探索
1. 无穷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动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这不断提醒着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我们难以真正感知无穷,就如同难以想象四维空间一样。然而,在数学里,一旦我们接受一些集合论的原则,无穷是可以被精确定义的。
早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家们就已经认可了自然数的无穷性。例如,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证明了素数的数量是无穷的,尽管他避免使用“无穷”这个词,而是表述为“素数的数量比任何给定的素数集合中的数量都要多”。
很长一段时间里,无穷更多地被视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非数学研究的对象。当时,无穷集合具有一些有限集合所没有的性质,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因此关于无穷的论述往往带有哲学性质。
像伽利略·伽利雷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探讨了算术和几何中的无穷概念,并提出了解决一些悖论的方法。而捷克数学家和哲学家伯纳德·波尔查诺在《无穷的悖论》中指出,无穷集合具有一个特殊性质:它与自身的某些真子集具有相同数量的元素,这一性质将无穷集合与有限集合区分开来。后来,戴德金将这一性质作为无穷集合的定义。
哲学家们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就区分了两种无穷:潜在无穷和实无穷。潜在无穷是一个创造越来越大的有限集合的过程,这些集合的大小可以无限增长。例如,如果把自然数看作潜在无穷,那么在任何时刻,都只有它们的一个有限片段存在,但我们可以任意扩展这个片段。如果宇宙在某一时刻开始且永不结束,那么时间的无穷性就类似这种情况:在历史的任何一点,从开始算起都只有有限的时间流逝,但时间会一直走向无穷。
而实无穷是指一个已经完全形成的无穷集合。将数学对象视为结构需要接受实无穷,比如将自然数视为一个结构,它是一个完整的、实际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