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8cod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7、非线性系统建模的示例分析
本文通过多个示例分析了不同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的应用与特点。重点探讨了RBF神经网络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中的粗网格、细网格及结构自适应建模策略,比较了其在建模精度与泛化能力之间的权衡;介绍了多尺度RBF建模如何通过尺度分解实现全局与局部特征的高效逼近;并展示了神经状态空间模型在处理含噪声的高度非线性互联系统中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为实际建模提供了指导。原创 2025-11-09 03:03:24 · 20 阅读 · 0 评论 -
26、在线RBF结构自适应建模与多尺度RBF建模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在线RBF结构自适应建模与多尺度RBF建模技术,针对传统离线方法在网格设置、结构确定和泛化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两种高效建模方案。在线结构自适应技术通过动态生成与老化机制,实现模型结构与权重的同步优化,具备收敛性保障;多尺度RBF建模则采用从粗到细的层次化策略,结合残差驱动的尺度递进与结构缩减,有效平衡全局与局部特征表达。文章还对比了两类方法的优势,并展示了其在工业过程建模中的应用潜力,最后探讨了与深度学习融合、高维数据处理及实时性优化等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1-08 09:15:21 · 18 阅读 · 0 评论 -
25、航空与非线性系统中的神经网络应用
本文探讨了神经网络在航空飞行控制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线学习神经网络(OLNNET)控制器在自动驾驶仪与指令增强系统中的可行性与优势,展示了其在复杂飞行条件下的自适应与容错能力。同时,文章分析了RBF神经网络和多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中的结构特点与建模方法,比较了二者在数据假设与方法性质上的差异,并通过航空与工业实例说明其应用价值。最后,讨论了神经网络建模面临的数据质量、模型解释性与计算资源等挑战,展望了融合技术、可解释性提升与实时自适应建模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1-07 16:52:57 · 16 阅读 · 0 评论 -
24、飞机自动驾驶与指令增强系统中的在线学习神经网络控制器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线学习神经网络(OLNNET)控制器在飞机自动驾驶和指令增强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改进飞机模型,设计并评估了基于EBP和SBP算法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果表明其在飞行包线内及线性、非线性条件下均优于传统控制律,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多模型跟踪能力和自动重构能力。研究还探讨了性能指标与学习率对控制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在全局学习优化与技术融合方面的研究方向,展示了OLNNET在提升飞机飞行性能与安全性方面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11-06 10:22:50 · 11 阅读 · 0 评论 -
23、飞机自动驾驶与指令增强系统的在线学习神经网络
本文研究了基于在线学习神经网络(OLNNET)的飞机自动驾驶与指令增强系统,针对高性能飞机非线性、时变的动力学特性带来的建模不确定性,提出采用具备在线自适应能力的神经网络控制器替代传统增益调度方法。详细介绍了标准反向传播(SBP)和扩展反向传播(EBP)算法原理,并利用NASA非线性六自由度仿真模型,在MISO配置下实现了五种典型自动驾驶功能,在MIMO配置下实现了横向指令增强系统(CASs)。实验结果表明,OLNNET控制器在多种飞行条件下均表现出优异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能够有效跟踪飞行指令并适应全飞行范围原创 2025-11-05 15:51:32 · 17 阅读 · 0 评论 -
22、具有未知动态系统的神经控制:HOMNA 设计与性能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OMNA设计的神经控制器,用于处理具有未知动态特性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张量空间匹配与核算法构建控制器,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的高精度轨迹跟踪与隐性干扰抑制。文章详细阐述了控制器的设计流程、性能分析及在推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在稳定性、输出平滑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优势。同时探讨了该技术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在实时性、自适应性和参数优化方面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HOMNA神经控制器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与扩展潜力,未来有望实现在线自适应更原创 2025-11-04 14:43:50 · 13 阅读 · 0 评论 -
21、具有未知动态系统的神经控制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高阶神经网络(HONN)的未知动态系统神经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不依赖先验模型信息、仅利用输入/输出直方图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法。通过引入HOMNA算法和张量空间中的高阶矩计算,有效克服了传统线性神经网络的记忆限制,实现了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快速建模与控制。研究涵盖了控制器结构设计、训练集构建、内核选择机制及在线自适应能力,并在多类离散系统上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数系统中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性能,尤其适用于难以精确建模的工业场景。同时分析了当前方法在数据质量依赖、非分离系统控制和内核选择原创 2025-11-03 13:04:34 · 15 阅读 · 0 评论 -
20、动态系统识别相关技术与应用
本文系统介绍了动态系统识别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具有优良收敛特性的学习定律、Boltzmann g-RHONN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训练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其在机器人接触表面估计、时空模式识别、随机动态系统精确识别以及未知非线性系统的通用稳定化中的应用。文章对比了不同技术方案的优缺点,展望了多技术融合、智能化与领域拓展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表明,基于高阶神经网络和先进学习律的方法在保证稳定性、实现指数误差收敛和处理不确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复杂动态系统的建模与原创 2025-11-02 12:54:37 · 13 阅读 · 0 评论 -
19、递归高阶神经网络(RHONN)与广义递归高阶神经网络(g - RHONN)的特性及学习法则
本文深入探讨了递归高阶神经网络(RHONN)与广义递归高阶神经网络(g-RHONN)的模型结构、近似能力、稳定性与鲁棒性特性,以及多种收敛学习法则。通过理论分析与定理证明,展示了其在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动态系统方面的强大能力,并在扰动环境下保持梯度稳定。文章介绍了鲁棒自适应学习法则和保证指数误差收敛的学习法则,对比了其适用场景,并结合工业控制与智能交通等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最后总结了模型优势,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1-01 09:06:12 · 12 阅读 · 0 评论 -
18、动态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模型与高阶神经网络系统
本文深入探讨了动态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模型与高阶神经网络系统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识别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阈值NARMAX(TNARMAX)模型的输入设计、输入空间划分及局部建模方法,并介绍了增强x-means聚类和正则化技术的关键作用。同时,详细阐述了高阶神经网络(HONNs)、递归高阶神经网络(RHONNs)和梯度递归高阶神经网络(g-RHONNs)的结构、逼近能力、稳定性与学习律设计,强调其在系统识别、模式识别、机器人控制和金融预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文章还对比了两类模型的特点,总结了关键技术,并展望了融合发展原创 2025-10-31 14:56:11 · 16 阅读 · 0 评论 -
17、动态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模型
本文系统介绍了动态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建模的多种方法,涵盖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权重剪枝、基于RBF网络的参数线性学习方法、正则化正交最小二乘(ROLS)算法、增强K-means聚类与最小二乘结合的学习策略,以及适用于实时场景的自适应在线学习技术。通过液位系统、正弦函数逼近、太阳黑子预测和二维自治系统等多个示例,验证了不同方法在泛化性能、抗过拟合、模型简洁性和实时性方面的优势。文章还分析了非线性系统的可辨识性问题,提出了全局模型与局部模型的适用场景,并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对比总结,给出了实际应用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30 11:41:09 · 12 阅读 · 0 评论 -
16、动态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模型及神经网络应用
本文探讨了动态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建模方法及其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多层感知器(MLP)、径向基函数网络(RBF)、模糊基函数网络(FBF)和递归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与学习机制,并对比了它们在逼近能力、计算复杂度和应用场景上的差异。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非线性模型的验证原则,提出了基于相关测试和χ²测试的有效验证流程,以及利用并行预测误差算法(PPEA)和最优脑损伤(OBD)等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优化的技术路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模型和算法在非线性液位系统识别中的表现,最后总结了当前挑战与未来研究原创 2025-10-29 16:12:23 · 13 阅读 · 0 评论 -
15、动态系统多变量非线性模型的确定与分析
本文综述了动态系统多变量非线性模型的建模与识别方法,重点介绍了NARMAX模型框架下的系统识别流程,包括非线性检测、结构确定、参数估计和模型验证。文章比较了传统NARMAX方法与神经网络模型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探讨了参数线性和参数非线性模型的特点与学习策略。针对模型复杂度问题,强调了简约原则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基于预测误差算法、Gauss-Newton优化、正交最小二乘法(OLS)和迭代学习过程的简约模型构建技术。此外,还讨论了可识别性问题及局部模型构建策略,旨在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与实际应用性能。原创 2025-10-28 15:08:06 · 16 阅读 · 0 评论 -
14、连续时间系统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案
本文探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识别方法,重点分析了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多层神经网络在仿射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针对维度灾难问题,比较了线性与非线性参数化逼近器的优劣。通过Lyapunov综合方法和优化方法设计自适应律,并引入投影算法防止权重漂移。研究了RBF网络的误差滤波模型与回归器滤波模型,以及多层网络中泰勒展开处理非线性参数化的挑战。结果表明,在无近似误差时RBF模型可实现误差收敛,而多层网络虽不能保证完全收敛但能保持信号有界。最后总结了两类模型的适用场景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7 10:32:45 · 18 阅读 · 0 评论 -
13、在线逼近器的学习算法与稳定性分析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线逼近器的学习算法及其稳定性分析,重点探讨了参数估计中的投影算法以避免参数漂移和数值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逼近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基于泰勒展开的离散时间识别方案与权重自适应调整机制。针对线性与非线性参数化逼近器分别讨论了误差特性、收敛性及适用场景,并将方法扩展至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图表说明,总结了不同类型逼近器的优劣及设计权衡,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与优化方向。原创 2025-10-26 09:25:34 · 11 阅读 · 0 评论 -
12、非线性系统在线逼近器:统一方法
本文从统一的逼近理论视角,系统探讨了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在线建模与识别方法。文章介绍了多种网络逼近器,包括多项式、有理函数、样条函数、多层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和自适应模糊系统,并根据参数化方式将其分为线性与非线性两类。通过引理证明了通用逼近器在有限时间范围内逼近真实系统行为的可能性。针对离散和连续时间系统,设计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参数自适应学习算法,并结合投影算法确保参数有界性。研究强调了在存在逼近误差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机制,为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原创 2025-10-25 14:13:54 · 17 阅读 · 0 评论 -
11、最优跟踪神经控制器:原理、设计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最优跟踪神经控制器(OTNC)的原理、设计与应用,结合前馈与反馈神经网络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在倒立摆和电力系统中的仿真验证,OTNC展现出优异的控制性能和广泛适用性。文章详细阐述了IDNN、FFNC和FBNC的设计流程,提出了基于GBTT算法的训练方法,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实施步骤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4 12:31:44 · 16 阅读 · 0 评论 -
10、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最优跟踪神经控制器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最优跟踪神经控制器(OTNC),结合前馈神经控制器(FFNC)和反馈神经控制器(FBNC),通过识别神经网络(IDNN)模拟系统动态,并利用广义时间反向传播(GBTT)算法进行训练。该方法旨在最小化跟踪误差与控制努力的二次成本函数,有效解决传统控制器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典型非线性工厂和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应用案例,验证了OTNC在减小稳态与瞬态误差、提升响应速度方面的优越性能,为离线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高效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3 12:04:35 · 11 阅读 · 0 评论 -
9、未知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控制策略解析
本文探讨了在存在建模误差和未建模动态的情况下,对未知非线性动态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策略。基于Lyapunov理论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假设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与收敛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律与学习律。通过定理证明与案例分析,展示了系统状态可收敛至零或保持一致最终有界的条件。同时总结了设计常数选择、突触权重收敛等关键要点,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复杂度、实时性及鲁棒性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2 13:48:52 · 13 阅读 · 0 评论 -
8、多层递归神经网络与未知非线性动态系统控制技术
本文探讨了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未知非线性动态系统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动态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在线建模,结合Lyapunov综合方法设计自适应律与控制律,分别在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框架下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动态不确定性及未建模动态等问题。间接控制利用神经网络识别系统并实现状态跟踪,保证误差收敛;直接控制分析模型匹配与不匹配情况下的系统性能,确保稳定性与鲁棒性。文章总结了关键技术路径与方法特点,展示了神经网络在复杂系统实时控制中的潜力。原创 2025-10-21 16:04:53 · 11 阅读 · 0 评论 -
7、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
本文探讨了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通过八个典型示例分析其在开环不稳定系统和线性系统中的极点配置、状态估计能力。研究显示,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和目标函数可显著提升收敛速度与控制性能,且神经网络能快速响应系统参数变化。文章进一步总结了设计参数选择建议,拓展了机器人、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并展望了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硬件加速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20 16:58:32 · 13 阅读 · 0 评论 -
6、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控制器与观测器综合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控制器与观测器综合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不同极点情况下的系统可观测性条件,并提出了基于能量函数和梯度流的两层与四层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实现极点配置、范数最小化及状态估计。相比传统离线方法,该神经网络支持在线实时计算,适用于时变系统,具备良好的收敛性与稳定性。通过合理设计网络结构与参数,可有效提升控制性能与估计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19 13:19:42 · 14 阅读 · 0 评论 -
5、神经网络在系统辨识与控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正交激活函数的神经网络(OAFNN)和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在系统辨识与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OAFNN凭借其正交激活函数的优势,在频域和时域的未知动态系统辨识与控制中表现出快速收敛和无局部极小值的特点;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则用于通过极点配置方法实时合成和优化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状态估计器,支持闭环系统性能提升。文章还分析了两类神经网络的应用优势、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其有效性,最后展望了未来在鲁棒性增强、多网络融合及跨领域应用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8 11:11:00 · 14 阅读 · 0 评论 -
4、系统识别与控制中的神经网络应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神经网络在系统识别与控制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傅里叶级数神经网络(FSNN)和基于正交激活函数的神经网络(OAFNN)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与识别中的性能表现。通过对比不同网络结构在差分方程识别、逆模型控制及直接自适应控制中的训练误差、收敛速度与鲁棒性,展示了OAFNN在低训练成本和高跟踪精度方面的优势。同时,文章介绍了ACAL与DCAL两类直接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原理、稳定性分析及实验评估结果,指出其在实际机电系统中实现高精度轨迹跟踪的能力。研究强调应根据系统特性与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结构与控制原创 2025-10-17 15:55:25 · 14 阅读 · 0 评论 -
3、傅里叶级数神经网络在频域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傅里叶级数神经网络(FSNN)在频域中的应用,涵盖频谱分析、描述函数识别及自适应控制系统三个方面。FSNN通过构建神经网络频谱分析仪(NNSA),实现对时间序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系统传递函数识别,并与FFT方法对比验证其有效性。针对非线性系统,FSNN可估计描述函数(DF)的基波系数,用于建模未知非线性特性。在自适应控制中,基于FSNN的神经自整定调节器(NSTR)和神经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NMRAS)展示了良好的系统辨识与控制优化能力。文章总结了FSNN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在精度提升、应用原创 2025-10-16 12:41:42 · 10 阅读 · 0 评论 -
2、用于系统识别与控制的正交函数神经网络
本文介绍了一类采用正交函数作为激活函数的神经网络(OAFNN)在动态系统识别与控制中的应用。OAFNN通过使用正交归一化函数(如谐波、勒让德多项式)构建隐藏层,具备快速收敛、无局部极小值、高泛化能力和良好模型解释性等优势。文章详细阐述了其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及在离散与连续非线性系统中的识别与控制应用,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优越性能。相比传统神经网络,OAFNN在学习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适用于实时在线建模与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15 16:14:34 · 10 阅读 · 0 评论 -
1、神经网络系统在控制与动态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神经网络系统在控制与动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涵盖基于正交激活函数的神经网络(OAFNN)、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动态神经网络控制等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各类神经网络的架构、特性及在频域、时域、非线性系统识别与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倒立摆控制、电力系统和飞机自动驾驶等案例展示了其有效性。文章还探讨了OAFNN的优势、极点配置原理等核心技术点,最后展望了神经网络在提升学习效率、增强鲁棒性及跨领域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4 09:02:46 · 11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