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逻辑中的循环超矢列式演算
1. 预备知识
在后续内容中,我们固定一个可数的命题变量集合 $P$。
- 模态 ∗ - 公式的语法 :模态 ∗ - 公式的语法 $ML^ $ 由以下规则生成:
$\phi ::= p | \bot | \phi \to \phi | \square \phi | \square^ \phi$,其中 $p \in P$。这些公式通常在克里普克模型中进行解释,我们将模态 ∗ - 公式简称为公式。 - 克里普克框架和模型 :
- 克里普克框架是一个二元组 $(S, R)$,其中 $S$ 是状态集合,$R \subseteq S \times S$ 是可达关系。
- 克里普克模型是一个三元组 $(S, R, V)$,其中 $(S, R)$ 是克里普克框架,$V: P \to \mathcal{P}(S)$ 是赋值函数。
- 公式在克里普克模型中的解释遵循常规方式,对于 $\square^ $ 有额外的解释规则:$S, s \vDash \square^ \psi \Leftrightarrow$ 对于所有满足 $sR^ t$ 的 $t \in S$,都有 $S, t \vDash \psi$,其中 $R^ $ 是 $R$ 的自反传递闭包。当模型 $S$ 在上下文中明确时,我们简记为 $s \vDash \phi$ 而非 $S, s \vDash \phi$。
- 框架条件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