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动化:从状态验证到API交互
1. 状态验证
状态验证是比配置合规性更进一步的操作,它主要验证配置的结果,也就是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这也被称为网络保障。要进行状态验证,需要同时定义预期的配置状态和运行状态。
以BGP邻居配置为例,配置合规性检查会验证邻居IP地址、自治系统编号(ASN)和MD5认证密钥的配置状态、语法和数据。而状态验证则会检查这些会话的状态,期望其处于“已建立”状态。即使配置本身正确,但网络中断或对端配置错误都可能导致验证问题。
状态验证为自动化流程增加了一层额外的控制。它可以用于验证所需配置更改的部署是否会破坏预期的运行状态,或者持续验证网络状态。验证结果可能是发出带有相关状态数据的警告,或者触发缓解流程。例如,当检测到意外的BGP会话状态时,自动化系统会检索并将相关的BGP日志和统计信息附加到通知中,发送给网络团队。
常见的状态验证类型是变更前/后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预定义的预期运行状态,预期状态是从执行未来操作之前收集的快照中获取的。例如,在操作系统升级工作流中,会在升级前收集运行状态,以此定义期望状态。升级后,将此状态与实际状态进行验证。如果最终状态不成功,可能会触发回滚流程,使用之前的操作系统版本。
2. 报告生成
一旦开始自动化数据收集,你可能也想开始构建自定义和动态的报告。返回的数据可能会成为其他配置管理任务的输入,或者你只是想创建报告。
报告可以通过模板与设备的实际临时数据相结合来轻松生成。创建和使用报告模板的过程与配置模板类似。由于使用基于文本的模板非常简单,你可以生成任何格式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简单文本文件
- M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