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从概念到应用的深度剖析
1. 对人工智能的不安与新视角
许多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感到不安,这不仅仅是担心失去工作或网络内容,更根本的是程序员和设计师对“智能”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Eve Poole凭借其跨越艺术与科学的非凡能力,不仅诊断出问题所在,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她认为不应摒弃那些体现人类特质的元素,如情感和犯错的能力,而应将这些“无用代码”融入人工智能编程中。因为这些特质对人类生存有益,对人工智能同样有价值。
2. 人工智能设计的难题与人类设计的启示
人工智能设计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让机器人的行为符合人类价值观,二是如何防止它们失控。一个尚未充分探索的解决方案是研究人类设计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的设计蓝图中包含一系列看似笨拙的能力,如情感、直觉、犯错倾向以及对意义和目的的追求。过去人们认为带有这些特征的机器人不如没有这些代码的机器人高效,但深入思考后发现,这些非理性特质源于灵魂的源代码,正是这些“无用代码”使我们成为人类,并促进了互惠利他主义,维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荣。
3. 人工智能的意识探讨
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Hod Lipson在实验室里对一个简单的四足机器人进行实验。该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编程,能够自主学习。它成功学会了行走,甚至在被移除一条腿后,还能重新学会用三条腿行走。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学会了读取观察者的面部表情,将其作为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机器人可能比我们预期更早地发展出类似自发自我意识的能力。
4. 人工智能的发明基础
人工智能的发明需要几个关键的理论基础:
- 思想作为过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