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协会会长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9、广域网优化服务与对等信息检索系统结果聚合模型
本文探讨了广域网优化服务与基于用户配置文件的对等信息检索系统结果聚合模型。广域网优化通过流量压缩和协议优化显著提升大数据量下的传输效率,实验显示可将8.5GB基因组数据的传输时间从7.9小时缩短至3.6小时。在信息检索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形式概念分析(FCA)的聚合模型,利用用户查询历史构建配置文件,实现无需全局统计的高效结果排序。该模型兼顾用户偏好与系统异构性,提升了P2P环境下的搜索准确性。文章还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其在科研与企业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10-23 02:50:24 · 19 阅读 · 0 评论 -
18、广域网优化服务:提升数据网格性能的有效方案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广域网优化架构,旨在解决基于互联网的数据网格在大规模数据传输中面临的带宽和延迟瓶颈。通过集成数据缩减、流量管理、协议优化等技术,并在gLite中间件中构建可管理的优化服务接口,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度拥塞的网络环境下,使用该优化服务后传输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平均带宽利用率提高三倍。该服务具有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适用于科学研究、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多种场景,未来可通过引入AI实现自适应优化,进一步拓展应用潜力。原创 2025-10-22 14:55:38 · 23 阅读 · 0 评论 -
17、分布式 CDR 流分析与广域网优化服务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CDR流分析与广域网优化服务的架构与关键技术。通过扩展PostgreSQL实现支持无界流数据的连续查询,并结合基于时间窗口的周期处理模型和量化机制,显著减少数据传输开销,提升分析效率。在广域网环境下,通过流量压缩与协议加速等优化手段,有效改善低性能链路的数据传输延迟与成本。该方案适用于电信、数据网格等大规模分布式场景,未来可结合AI、多源数据融合与跨领域应用,推动智能化数据处理发展。原创 2025-10-21 12:08:01 · 21 阅读 · 0 评论 -
16、通用和循环覆盖阵列验证及分布式 CDR 流分析
本文探讨了通用和循环覆盖阵列(CAs/CCAs)验证中的顺序算法(SA)与网格算法(GA)性能对比,展示了GA在大规模实例验证中显著提升效率的优势。同时介绍了分布式CDR流分析基础设施,结合SS7网络环境,提出基于SCP节点的流分析引擎与网络分布式Map-Reduce架构,通过连续查询、窗口同步机制和量化压缩技术,实现对海量CDR数据的实时、低延迟分析,支持网络流量监控与优化。两种技术分别在测试验证与大数据处理领域展现了高效性与可扩展性。原创 2025-10-20 13:47:08 · 34 阅读 · 0 评论 -
15、基于网格计算的通用和循环覆盖阵列验证方法
本文探讨了覆盖阵列(CAs)和循环覆盖阵列(CCAs)的构造与验证方法,重点研究基于循环矩阵和自同构性质的优化验证技术。通过引入加法与乘法性质减少搜索空间,并提出顺序算法(SA)和网格算法(GA)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GA在多处理器环境下显著提升大规模CAs的验证效率,结合自同构性质可进一步降低计算复杂度,为组合测试提供了高效、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19 14:18:49 · 43 阅读 · 0 评论 -
14、P2PIR与覆盖数组验证:技术解析与实验洞察
本文深入探讨了P2PIR(对等网络信息检索)基准构建与覆盖数组验证的技术细节。提出了P2PIRB框架,支持多种文档分布与复制策略(如均匀、随机、专业分布及Zipf复制),并通过PeerSim模拟器在BigDataSet上评估Gnutella和LPS算法性能,结果显示Zipf复制和主题分布显著提升召回率与F分数。针对覆盖数组验证效率问题,提出基于并行计算的网格算法,有效优化中等规模参数下的验证速度。研究为P2PIR系统设计与软件测试中的组合测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10-18 14:36:26 · 41 阅读 · 0 评论 -
13、WebRowSet 与 P2PIR 性能评估及基准框架研究
本文研究了WebRowSet不同实现的性能表现,比较了OGSA-DAI前向只读、可滚动及基于XML索引的实现方式在读取时间、内存消耗和变更操作等方面的优劣。同时,提出并分析了P2PIR(Peer-to-Peer Information Retrieval)的基准框架P2PIRB,探讨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基准的构成要素,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合适的基准方案。实验表明,基于XML索引的WebRowSet实现具有良好的读取性能和低内存开销,而P2PIRB框架为P2PIR系统提供了灵活、可扩展且可比较的评估环境。未来原创 2025-10-17 09:09:53 · 16 阅读 · 0 评论 -
12、数据生命周期与WebRowSet实现性能评估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生命周期(MTTDL)的评估方法,比较了链式、Buddy和Global三种数据放置策略的可靠性差异,并分析了不同策略间的MTTDL比值关系。同时,对WebRowSet的三种实现——SUN参考实现、OGSA-DAI实现和基于XML索引的实现——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评估与对比,涵盖其功能特性、适用场景及性能瓶颈。通过测试用例和实际数据,揭示了各实现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表现差异,并提出了基于应用场景的选择建议。最后,结合数据生命周期与WebRowSet实现,给出了综合决策流程,为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的原创 2025-10-16 09:38:02 · 27 阅读 · 0 评论 -
11、P2P存储系统中不同放置策略的数据生命周期分析
本文分析了P2P存储系统中三种不同片段放置策略(全局策略、伙伴策略和链策略)对数据生命周期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各类策略下的平均数据丢失时间(MTTDL)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与近似模型,比较了各策略在数据丢失频率与影响范围上的差异:伙伴策略丢失罕见但影响大,全局策略丢失频繁但均匀,链策略介于两者之间。文章还介绍了基于马尔可夫链和解析近似的MTTDL计算方法,为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原创 2025-10-15 15:41:33 · 13 阅读 · 0 评论 -
10、DHT 系统中的安全路由策略
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DHT系统中的安全路由策略,将其分为基于宽路径、行为不当节点检测和基于路径质量三类。详细分析了各类策略的路由方式、资源开销、检测机制及优缺点,并通过表格对比和mermaid流程图直观展示关键信息。文章还讨论了不同策略在节点变动率、负载均衡和系统共存方面的表现,指出了各类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如自适应策略、新型检测参数、社交网络融合与机器学习应用,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的DHT系统提供了全面参考。原创 2025-10-14 14:03:14 · 21 阅读 · 0 评论 -
9、结构化P2P系统的缓存与路由策略
本文探讨了结构化P2P系统中的两类关键技术:基于目录的缓存策略与基于冗余的安全路由策略。缓存策略通过组合不同缓存级别提升查询效率,降低执行时间,并分析了FIFO替换策略与节点churn对性能的影响;路由部分重点剖析DHT系统面临的路由攻击及传统路由机制的局限,介绍了多路径与宽路径两种安全路由策略的原理与优劣,如Cyclone、Halo和S-Chord等方案。文章进一步展示了缓存与路由策略的协同应用,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缓存级别优化、替换策略选择以及自由节点影响的应对,旨在提升P2P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原创 2025-10-13 13:25:57 · 17 阅读 · 0 评论 -
8、结构化 P2P 系统中基于目录的缓存策略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结构化P2P系统的基于目录的缓存策略,通过维护分布式目录信息实现灵活、可移植的查询解析。文章分析了不同解析协议风格,包括不修改和修改查找过程的策略,并详细描述了基于目录的缓存机制在对象检索与查询执行中的应用。通过性能评估,验证了查找层与查询层缓存的有效性,尤其是两级缓存相比单级缓存最高可提升18%的性能。最后总结了各类缓存策略的适用场景,并展望了自适应缓存、多维度缓存及与新兴技术融合的未来方向。原创 2025-10-12 11:54:51 · 17 阅读 · 0 评论 -
7、分布式哈希表中高效复制管理的连续时间戳与结构化P2P系统缓存策略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哈希表(DHT)中基于连续时间戳的复制管理(CTRM)机制与结构化P2P系统的目录缓存策略。CTRM通过在不同故障区间内有效处理节点异常,确保数据更新的时间戳连续性和结果一致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通信成本、响应时间和容错性方面的优势。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目录的缓存策略,利用邻居节点的缓存信息优化查询路径,显著缩短查询响应时间。两种策略共同提升了分布式系统在数据管理与访问性能方面的整体表现。原创 2025-10-11 09:58:56 · 18 阅读 · 0 评论 -
6、分布式哈希表中基于连续时间戳的高效复制管理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连续时间戳复制管理(CTRM)的新服务,用于高效处理分布式哈希表(DHTs)中的数据复制问题。通过引入单调递增且连续的时间戳机制,CTRM 能够有效管理并发更新、检测错过的更新,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高可用性。该服务在低更新响应开销下实现了高效的容错复制,支持快速数据检索,即使在对等节点频繁故障的动态环境中仍能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CTRM 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基准服务。原创 2025-10-10 13:03:38 · 17 阅读 · 0 评论 -
5、云端多维数组数据仓库的高效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基于多维数组的云端数据仓库高效解决方案,结合MOLAP系统与云架构优势,提出将多维数组数据转换为Pig数据并利用Pig Latin进行OLAP查询优化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可显著降低存储成本约90%,并提升查询效率。文章分析了其在存储、并行查询和数据结构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数据转换、查询优化难度和高级建模实现等挑战。最后展望了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融合及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应用的未来趋势,并为开发者、企业用户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建议。原创 2025-10-09 09:48:31 · 14 阅读 · 0 评论 -
4、数据管理与存储技术:Gedeon 与多维数组在云环境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Gedeon中间件在数据处理与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以及多维数组在云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存储方案。Gedeon以其轻量级、模块化架构和高效的缓存机制,解决了传统中间件在部署复杂性和数据细粒度访问上的不足。同时,提出利用多维数组存储结合Pig和MapReduce范式,在云环境中降低存储成本并提升OLAP查询效率。通过实验验证与技术对比,展示了其在科学计算与大数据分析中的优势,并指出了未来在一致性、安全性及语义异构性处理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08 11:38:54 · 13 阅读 · 0 评论 -
3、融合文件系统与数据库以适配网格环境
本文介绍了一种融合文件系统与数据库功能的混合数据管理中间件——Gedeon,旨在解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科学数据管理的挑战。Gedeon 提供了语义丰富的查询功能、灵活的数据源组合方式以及高效的缓存机制,特别适用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中以扁平文件为主的海量数据处理。通过统一的虚拟文件系统接口,用户可无缝访问本地和远程数据源,并利用双缓存和协作缓存技术显著提升查询效率。文章还展示了其在实际用例中的应用流程,并对比了与其他数据管理系统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未来在性能优化、功能扩展和安全性增强方面的展望。原创 2025-10-07 13:01:45 · 16 阅读 · 0 评论 -
2、云存储的高吞吐量数据压缩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云存储系统中实现高吞吐量的透明数据压缩方法,并将其集成到BlobSeer系统中。通过在客户端引入压缩层,结合数据块采样判断可压缩性,动态决定是否压缩,有效节省存储空间与带宽。利用多核架构实现I/O与压缩解压缩的高度重叠,提升并发读写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可压缩数据影响小,在可压缩数据上显著提升读取吞吐量,LZO在性能和压缩比之间取得良好平衡,BZIP2则在空间节省方面表现优异。与传统应用层压缩相比,该方法在存储层透明管理压缩,避免重复压缩解压,更适合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密集型应用。原创 2025-10-06 14:08:20 · 14 阅读 · 0 评论 -
1、云存储中的高吞吐量数据压缩技术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云存储的高吞吐量数据压缩技术,旨在应对数据密集型应用中日益增长的I/O压力。通过在BlobSeer分布式数据管理服务中集成基于采样的通用压缩方法,系统能够动态适应数据异构性,在保证高并发访问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存储空间和带宽消耗。研究提出压缩与I/O重叠、块采样预测和可配置压缩算法等设计原则,并在Grid’5000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处理可压缩数据时显著优化资源使用,且对I/O吞吐量影响较小。该技术适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场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5 13:26:01 · 19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