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在公共部门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政务和电子民主成为了公共部门发展的重要趋势。电子政务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电子民主则试图利用技术手段增强公民参与政治的便利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这两者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
电子政务的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不同的部门主管对其有着多样的解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服务改进 :包括开辟新的服务渠道、实现跨部门和部门内的联合服务、节省成本、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内外沟通、释放资源以专注核心服务目标,以及提高服务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 具体示例 :如在线求职申请、电子学习项目(如入职培训和资格更新)、规划申请的网络广告、住房维修和房地产中介功能的上网等。但这些示例大多局限于单个部门的服务改进,很少涉及跨部门合作和外部合作。
在规划和管理方面,只有少数部门有具体的电子政务计划。大部分部门通过一系列不同的举措或正常的业务规划流程来推进电子政务。虽然所有主管都承认电子政务是优先事项,且多数人表示会发挥个人作用,但对于具体的参与方式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能力和实施方面,资源问题被认为是电子政务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还存在变革阻力、意识不足、遗留系统、按时按预算交付复杂 IT 解决方案的问题等。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仍有部分主管对实现 2005 年电子政务目标持乐观态度,但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
从整体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在全面接受电子政务议程方面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电子政务本有潜力提升地方民主、政策制定和服务交付等方面,但目前的关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