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1. 电子政务研究背景与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公共部门的变革作用备受关注。尽管“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人们对信息技术在私营部门的作用产生了质疑,但对于其在公共部门的变革能力仍坚信不疑。这种信念在内部管理、服务、法律控制和执法等领域得到了体现,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概念,如电子政府、电子治理、一站式政府、数字政府和在线政府等。
当前电子政务研究旨在识别研究方法,并探究其本体。然而,电子政务研究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研究主题、方法存在缺陷、缺乏共同的词汇和普遍认同的问题等。为了探索电子政务在政府运营领域和应用领域的范围,研究人员对1998 - 200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研究遵循了Swan、Scarbrough和Preston(1999)提出的方法,使用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ProQuest Direct(PQD)两个在线期刊数据库,搜索1998 - 2003年期间发表的研究。搜索关键词包括电子政府、电子治理、一站式政府和数字政府及其组合。在PQD中,还添加了“学术期刊,包括同行评审”的筛选条件。
初始筛选排除了与电子政务仅存在边缘关联的文章,以及书评、电子政务特刊社论和会议论文集等。经过筛选,共得到167篇独特的文章,随后随机选取其中的三分之二,最终确定110篇文章作为分析基础。所有文章均由至少一位作者阅读。
不过,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可能未涵盖未被搜索引擎分类和索引的关于信息技术对政治和公共行政影响的研究;仅依赖英语期刊,可能引入了关于学者、研究国家以及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偏差;研究方法多样,在汇总结果时存在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