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的量子结构与时间贝尔不等式探索
1. 概念组合与纠缠
在探讨概念的组合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数学表达。例如,对于“动物行为”这一组合概念,其基态 $p_{The Animal Acts}$ 可以用单位向量表示:
[
|p_{The Animal Acts}\rangle = c_1|p_{HG}\rangle + c_2|p_{BW}\rangle + c_3|p_{HW}\rangle + c_4|p_{BG}\rangle
]
这里,单位向量 $|p_{HG}\rangle$、$|p_{BW}\rangle$、$|p_{HW}\rangle$ 和 $|p_{BG}\rangle$ 分别代表“马咆哮”“熊嘶鸣”“马嘶鸣”和“熊咆哮”的状态。而这个等式一般不是乘积形式,也就不等于张量积 $|p_{Animal}\rangle\otimes|p_{Acts}\rangle$,这正是纠缠存在的数学基础。
纠缠的不可避免性或许能解释学者们在为概念及其组合提出建模方案时遇到的困难。在这些方案中,若想在不引入张量积结构的情况下,用独特的数学结构(如向量)来表示单个概念,会面临诸多挑战。
2. 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中可观测量的差异
从代数角度看,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数学形式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可观测量的非对易性。
- 经典物理 :在经典物理的通常框架中,可观测量是相空间(或更一般的配置空间)上的函数,具有可交换的逐点积。这是因为经典物理的基本假设是观测对被观测系统的状态没有影响,不会改变系统状态。
- 量子物理 :在量子理论的数学表述中,测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