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方法评估信息技术投资财务收益
在医疗行业,信息技术(TIC)的投资日益增加,如何评估这些投资的财务收益成为了关键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净现值法等,并探讨它们的局限性,同时介绍计量经济学方法在评估信息技术投资财务收益方面的应用。
1. 常见评估方法
1.1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将特定项目带来的总收益除以实现该项目所投入的总投资。如果该比率大于 1,则表明投资回报率(RSI)为正。然而,尽管这个计算看似简单,但所需的数据却很难收集。
- 欧洲研究 :欧盟委员会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评估了 10 个欧洲医疗站点的信息技术实施情况。结果显示,这些站点在信息技术部署和使用方面取得了积极影响,有些甚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看到了效果。
- 美国研究 :波士顿的布里格姆妇女医院评估了其处方辅助系统的成本效益。在 1993 - 2002 年期间,该医院投入 1180 万美元开发、部署和维护该系统,最终节省了 2850 万美元。不过,这些投资花了 6 年才达到盈利门槛,且收益是通过文献分析而非直接测量得出的。
1.2 净现值法(VAN)
净现值是将投资在未来各期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到投资初始时刻,然后减去初始投资。它是衡量投资或项目为企业带来增值的指标,可用于判断投资是否盈利。该方法适用于长期项目,但目前使用此方法评估信息技术项目并显示净现值为正的研究较少。不过,2000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远程心电图技术在华盛顿特区的新生儿科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具有盈利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