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知识的RFID隐私保护新框架
1. RFID系统交互与状态更新
在RFID系统中,当标签 $T_i$ 接收到会话 $sid$ 的最后一轮消息时,即 $T = (sid, c_1, α_1, \cdots, c_γ, α_γ, c_{γ + 1})$,它会更新自身的内部状态为 $s_{Ti}^{v + 1}$,密钥为 $k_{Ti}^{v + 1}$,并输出一个比特 $o_{Ti}^{sid}$ 来表示对当前会话的接受($o_{Ti}^{sid} = 1$)或拒绝($o_{Ti}^{sid} = 0$)。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通常假设读写器和标签在协议运行结束时更新内部状态、数据库或密钥,但实际上这个操作可以在协议运行的任何阶段进行。对于从标签到读写器的单向认证的RFID协议 $\pi$,标签可能没有会话输出,此时会话输出 $o_{Ti}^{sid}$ 通常设置为 “0”。
2. 敌手模型
在通过调用 $Setup(\kappa, \ell)$ 来设置RFID系统 $(R, T)$ 后,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自适应标签破坏能力的概率多项式时间并发中间人(CMIM)敌手 $A$ 模型。敌手 $A$ 可以使用以下预言机:
- $InitReader()$ :敌手 $A$ 调用读写器 $R$ 启动协议 $\pi$ 的一个会话,并生成第一轮消息 $c_1$,该消息同时作为会话标识符 $sid$。假设这是读写器 $R$ 运行的第 $j$ 个会话,读写器 $R$ 会将 $c_1$ 存储到其内部状态 $s_R^j$ 中,并将 $c_1$ 返回给敌手。
- $SendT(T_i, \hat{m})$
基于零知识的RFID隐私框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