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er Experience Design/UED/用户体验
文章平均质量分 68
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产品之魂,用户体验——《就这么做产品》节选
文/周宏桥 第2章 产品之魂,用户体验2.1 用户购买以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用户体验 产品之魂是用户体验,最好的产品使用起来简单、简单、再简单而又产生出蒙太奇般升华效应的用户体验,企业永远要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 用户在购买时,内心深处进行着无声的自我对话:第一,你要卖给我什么东西?第二,要花多少钱?第三,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原创 2009-07-09 20:58:00 · 12308 阅读 · 8 评论 -
从最浅的地方开始关注用户体验
总是听到身边很多人反复强调:“用户体验!!!要注重用户体验!!!”那么用户体验到底是不是这样一件玄幻的事情?我觉得非也,这里就个人对用户体验的一些看法做出分享。也欢迎拍砖。首先跟大家模拟几个场景:1,我们上了一辆蓝牌车,因为出租车确实比较难打到,而且我们也在赶时间,司机是个一脸横肉的胖子,车子本身也不是非常光鲜,我们坐在车上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司机估计也感受到了这点,于是他打开了广播,伴随着原创 2009-05-24 09:24:00 · 1595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区别
这篇是转载,网上到处都是,看到过好几次,原始出处无从考证。对两个PM的区别说得比较到位,所以转一下,欢迎认领。自己2年期也写过对产品与项目的理解,相对还显粗浅。有一句话说的很精辟:产品经理——靠想。产品经理是做正确的事,其所领导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项目经理——靠做。项目经理是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作得完美,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完成目标。从管理的原创 2009-05-13 20:03:00 · 1616 阅读 · 0 评论 -
UGC的思考之一:从菊花行动说起
这应该成为UGC通过SNS传播的典型案例:开心网上有个叫“孙娜”的天津姑娘,在4月28号发起了一个5月9号在开心网花园里种菊花的倡议,因为经过若干小时之后种下的菊花将在5月12号开放,以纪念去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自4月28日23:31发起之后,到5月9号23:31左右的12天内,据开心网页面显示的数据,这个倡议被转贴了433739次、被浏览了1467224次。如果这是一个有意策划的传播营销原创 2009-05-13 13:23:00 · 2722 阅读 · 0 评论 -
创意方法杂谈
写在前面的话:Part 1记得刚毕业那时,常幻想着自己是个大艺术家,满怀憧憬的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后来入了行,慢慢的发现自己好像不是这块料;不但没有好的想法与创意,而且软件也不懂得怎么去操作,再后来接触多了、看多了、被蹂躏得多了、想法也慢慢的多了;却又发现,在天马行空的想法面前,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实现,从一个痛苦的坑里跳回了另一个坑中。后来记得有位前辈告诉我说,做这行是需要慢慢沉淀和积累的,形成风原创 2009-05-13 11:08:00 · 1733 阅读 · 0 评论 -
当设计师遇上前端开发
作为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在和前端开发人员沟通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疑问:——圆角阴影实现起来真的有那么难吗?——载入更多的东西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页面慢了该如何取舍呢? 面对这些问题,除了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设计,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沟通偏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设计师需要了解哪些知识才能和前端开发人员来更好的合作呢? 首先得从这两者之间都有哪些不同说起。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和前端原创 2009-05-08 22:56:00 · 1567 阅读 · 0 评论 -
只有方法没有答案
几天前看到的这个关于密码遮盖(Password Masking) 问题的讨论,顺着链接有找到了一些讨论来看,继而发现相关文章已经有人翻译了(refer),但中文技术社区好像很少见到讨论(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这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话题,因为挑战的是习惯性的设计方式。放眼看去,所有需要输入密码才可登录的网站都是遮盖密码的。密码遮盖带来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用户的输入成了盲区,不知道自己输原创 2009-07-16 22:45:00 · 17239 阅读 · 17 评论 -
面包屑设计
What? 什么是面包屑 面包屑是作为辅助和补充的导航方式(secondary navigation scheme),它能让用户知道在网站或应用中所处的位置并能方便地回到原先的地点。 最常见的面包屑的样式是:横向的文字链接,由大于号“>”分开,这个符号也暗示了它们的层级关系。【 面包屑的分类】 1.基于用户所在的层级位置。(Location-based) 基于位置的面包屑用于告知原创 2009-07-16 13:34:00 · 20203 阅读 · 18 评论 -
如何让团队更开心
这篇其实是《别做正常的傻瓜》第九章的读书笔记与感想。题目是: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么——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道”的东西,我很怕自己理解成“术”,希望大家也不要误解如下九条。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送礼的时候后,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中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收到的效果更好。比如送一条400块的围巾效果好于送一件500块的衣服,我们应该尽量原创 2009-04-29 02:06:00 · 1489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做好“老板项目”
老板项目,就是指老板突然跟你说,我们要做个什么什么,然后你只有执行的份儿……的项目。什么,你们公司所有项目都是老板项目?很正常,那我们更应该聊聊这个话题了。先来一点科普,做项目的目标无非是多快好省:范围多、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但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是没有的,有理智的老板也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们通常是在上述4个要求中做平衡。对比经典的项目TRQ:项目时间(Time)、项目资源(Re原创 2009-04-29 02:04:00 · 1629 阅读 · 0 评论 -
人之初,性本懒
在Platt《Why Software SUCKS》一书中,提及最具决定意义的三大人性:饥饿、性和懒惰。这能解释很多问题:1. 麦当劳和肯德基,无论食品本身多垃圾,但满足了人性中饥饿 + 懒惰,不成功都难。2. 六月天,满足了性,无需多说。需要补充的是,饥饿 > 性 > 懒惰。比如六月天再麻烦,依旧能吸引大批会员赴汤蹈火。3. jQuery的成功,是因为在满足人性懒惰的需求上下原创 2009-04-29 01:58:00 · 2171 阅读 · 0 评论 -
像懒人一样去设计
设计是简单的如果你知道要放的东西该放到哪。曾经在某个电子杂志里看到一篇关于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偷懒的文章,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平面设计中有这么多可以偷懒的方法,那在网页设计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捷径可以探索?当然作为一个刚刚踏入网页设计领域的新兵来说,这样的标题对我来说显得有点“大逆不道”,但如果不写下去,又觉得可惜。于是,文章也就写下去了……如果你刚打算从其他专业转到网页设计这个领域,那这篇文章原创 2009-04-28 22:13:00 · 1571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不能合到一起?
1、对于我第一个关于“日历和任务能不能合并”的“幼稚”问题。支付宝有个即将上线的产品我做了这样的决定,Google用行动给出了回答:Yes!2、对于我第二个关于“收藏夹和购物车能不能合并”的“幼稚”问题。迟早大家会看到有人这么干,而且还会感觉挺好。3、对于前两个问题,暂时还没有看到和我在同一个思路考虑问题的回复者。当然,这并非是说我的思路就是真理,只是这类问题如果思路不一样就算原创 2009-05-31 21:42:00 · 1522 阅读 · 0 评论 -
给淘宝交易纠纷处理引入“陪审团”制度的思考
今天看到有关淘宝的报道:news且不管上述的数据是否真实,伴随着淘宝这些年的成长,因为交易而来的纠纷的实际数量肯定是在上升的。而从我目前的了解,无论是跟卖家还是买家的沟通,对于纠纷的处理,有一个有趣的结果:问买家的时候,通常多数是说淘宝的处理偏向卖家,不公平;问卖家的时候,通常多数是说淘宝的处理偏向买家,不公平。再详细说我的思考之前,我想说的一个问题是,原创 2009-05-31 20:53:00 · 3774 阅读 · 0 评论 -
介绍三个新的流量对比网站
做网站的最关心自己的网站和其他网站之间的流量对比,正因为这样,Alexa才会被大家捧到天上,04年,当时在计算机世界的王翌写了一篇《出卖Alexa》,基本上把Alexa作弊的黑色产业链公诸于世了。Alexa作弊太严重,不能看了,我们还能看什么?这里介绍三个新的网站流量对比网站: 1)中国网站排名:chinarank.org.cn这个网站的出现正好是Alexa出事的那段时间,生逢原创 2009-06-04 21:39:00 · 1649 阅读 · 5 评论 -
垂直栅格与渐进式行距(下)
新问题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距上次发布垂直栅格与渐进式行距(上)发布,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多月了。反过来,看看上次的成果。诶?怎么感觉边注有点奇怪呢?(demo-6.html)还是参考我的这篇关于排版的文章:我们知道中文互联网上最常用的行距是1.5左右 行长越长,需要的越大的行距. (行距太小,读者阅读换行时容易串行. 行距太大,读者阅读行时会感觉到文字不连续.原创 2009-07-06 12:59:00 · 1933 阅读 · 4 评论 -
用户体验方面的感想
用户体验这个话题,一直被谈论,而我一直在测试后台的功能,所以没有特别去关注。最近做的项目,让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在我们项目的第三轮测试阶段,PD便进项目环境体验了一把,不试不知道,一试结果发现了好多用户体验的问题,发了邮件出来有十几个地方需要修改,着实吓了一跳。静下心来仔细看了邮件。有些问题在测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但是没当一回事就放过去了,还有一些问题是已经习以为常了,感觉理所当然就是这样了。原创 2009-07-06 09:51:00 · 2156 阅读 · 7 评论 -
浅谈品牌的视觉识别
什么是品牌的视觉传达品牌,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有时总会让人产生误解。品牌很广,广到一个意会颇深的战略发展理念;品牌很小,小到一个清晰可见的图形符号。关于品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要提到的是一套服务于品牌推广的手段CI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运而生。CI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fy 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原创 2009-07-06 09:43:00 · 2653 阅读 · 8 评论 -
和CIO交流ERP上线验收
问:项目验收的时候,如果没有第三方,以怎样的验收标准来核定项目是否可以验收,又该怎么样验收 ?答:最容易定下来的是培训验收标准。1 应该培训多少人2 应该培训什么课程3 应该培训多长时间4 应该培训多少批次5 考试合格率必须达到多少 不能无休止的培训,认为培训是IT公司的义务。也不能让IT公司糊弄了。不要想着谁占谁便宜,谁都有成本和盈利考虑。大家都是出来挣钱的,不原创 2009-06-23 13:52:00 · 1808 阅读 · 7 评论 -
有关交互设计,读过的6本书
前段时间把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大爷(此牛也是VB之父)的《About Face 3.0》中译版《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翻完了,发现自己对交互设计的“术”兴趣不浓,所以还是留给更专业的交互设计师去研究吧,自己只记了如下一点点笔记:知识体系的4P,这个总结的很通用,可以映射到很多事情上,赞: Ø Process,过程,整个设计的过程。我的理解,比如一些常用的流程。 Ø原创 2009-06-26 17:55:00 · 1906 阅读 · 2 评论 -
为什么设计这个?
上周去北京,用非正式的面试方式和几位大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聊了聊。我基本都问到了两个问题:1、分享一个你的实际具体产品设计的过程。2、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设计,你清楚吗?很失望。第二个问题普遍没得到答案。设计师们普遍在做完设计之后都不知道“老板为什么要做这个”,或者认为“老板给了一个错误的指令”。这 是一个误区,老板在战略上固然可能会出错,但具体到这个设计任务的时候,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设计的走形,原创 2009-06-26 17:52:00 · 1618 阅读 · 8 评论 -
我们到底是不是产品经理:给互联网、软件业者
这是一次中篇的尝试,先放出1.0版,总觉得干巴巴,希望能收集到多多的意见和建议,一定会改写出2.0版,周末团队去武夷山Outing了,回来再看,:)将近4000字,有必要给个摘要,本文已用于某机构内部发行的刊物,有媒体对本文感兴趣也可联系我: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软件的产品经理与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有什么异同。文章从“产品经理”一词的来源说起,之后转到互联网、软件行业巨头的“产品经理”招聘广原创 2009-06-23 17:31:00 · 2019 阅读 · 2 评论 -
产品经理(PD) @ alisoft做什么
今年在参与阿里软件的内训师计划,负责PD(Product Designer,也可算是产品经理的半成品吧)入门培训课程的开发,所以一直在找各种机会和同行聊相关的话题,这也是作为课程需求采集工作的一部分,这块我自己分了4期: 1. 阿里软件,管理软件事业部各产品PD代表(做完后,开始整理课程大纲); 2. 阿里软件各产品PD代表(做完后,尽快发布课程的beta版,可用于阿里软件内训);原创 2009-06-23 17:24:00 · 2332 阅读 · 5 评论 -
桌面产品变形出击!
炎炎夏日来袭,暑期档的好莱坞大片早已争先恐后般进入各大影院,6月24日《变形金刚2》(以下简称《变形2》)将在国内首映,此举势必掀起全球“变形迷”新一番追逐的热浪。腾讯与《变形2》片商合作,乘着这股热浪顺势推出了QQ拼音、QQ影音和TT浏览器的《变形2》专版设计。 QQ影音首试异形皮肤,设计上配合主角擎天柱的造型特点和用色方案,加入机器破损肌理和残缺部件等元素,营造出激烈战斗的场景,原创 2009-06-26 10:49:00 · 1665 阅读 · 8 评论 -
为什么设计师应该学习编写代码
通常,在完成了一件网页设计后,设计师的无知都会显露无遗而备受指责。他们把创建网页代码的繁重工作都留给了程序员们。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网络开发行业,在软件及游戏开发业也是如此(完整图文版)。残酷的事实就是:开发进度可能会因设计师而停滞不前。为了追求最佳效率,设计师不仅需要描描画画,还需要能把它做出来!本文中,我想与读者分享一些为什么设计师需要学习编写代码的理由。做现实可行的设计原创 2009-06-15 20:21:00 · 1584 阅读 · 4 评论 -
模式化窗口
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了解什么是模式化窗口。以下是QQ秀商城在非登录时提示登录的一种状态。当我在非登录状态,通过保存形象的方式买一件衣服时,弹出登录对话窗口提示登录。此时,登录对话窗口锁定商城页,锁定IE,只有当对登录窗口进行操作后,才能够进行其他操作。譬如:最小化IE、浏览商城等。我们可以说,登录对话窗口就是一种模式化窗口。模式化窗口常常给人“坏”的印象,为什么“坏”?是因为它“长”成原创 2009-06-11 13:08:00 · 2015 阅读 · 5 评论 -
后工业时代的后规范思考2——如何应用
我们的规范到底做到哪一步算是发挥良好的价值?其实一件事物我们理解错根本目的会导致出大不一样的结果,直接反应在设计师到底要体现什么的价值。想想我们天天最大的工作量是在什么地方,产品应用创意?制定清晰的信息架构?新用户体验?交互逻辑关系?还是开着制作软件去左三个像素调边距,为了一个虚线去画半天,文字行距调来调去,图片尺寸争执不休…我想大家都明白我们要做什么,所以规范的问题就来了,如果等你做完一个稿子,原创 2009-06-12 07:55:00 · 1501 阅读 · 8 评论 -
毛咕咕 百度有啊现在每天的成交量:
先八卦一下,为什么百度有啊,不用www.youa.com 的独立域名,而是要用 youa.baidu.com ?八卦的角度看,我觉得是不是百度不想让外人很容易的知道youa.com 的 Alexa数据? 原理我不说了。今天下午无意中去看看百度的Alexa数据,就有了本文:先来看图片吧:百度和淘宝的PV 对比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百度的PV可能差不多是淘宝的2倍。ba原创 2009-04-18 16:54:00 · 2428 阅读 · 3 评论 -
又是听不听用户的意见 .
1、以用户为中心是不是就等于要听用户的话?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不在这里赘述。结论:以用户为中心是指“为用户着想,从用户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别非一定要听用户的话。那些所谓的“用户习惯”只是在这里需要克服的问题,而非要供奉起来的“限制”。2、这两个产品对于两个企业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改版背后应该都有着很多很多的原因。这也许是一个战略的变化,也许是一个筛选用户的过程(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用户原创 2009-04-06 01:08:00 · 1565 阅读 · 0 评论 -
由尾到头的转变
这两天去看豆瓣的电影频道,会发现版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正在热映”、“豆瓣新片榜”和“最受欢迎的影评”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版面。怀旧的家伙可以从页面右边一个链接进入旧版“电影”频道,一切如旧。豆瓣时不时就来一次改版,已经司空见惯,可是这次的改版,却仿佛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大变化。旧版的电影频道版面,占据版面大半的是来自友邻的动态信息,和基于阿北引以自豪的“豆瓣猜”推荐——如果你添加了足够多的影片资料原创 2009-04-18 17:48:00 · 1584 阅读 · 0 评论 -
为啥国外的开发人员都喜欢用Mac呢?
因为Mac的操作系统OSX相比WindowsXP来说,比较适合开发人员使用。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OSX的多窗口多应用程序切换功能很强大,对开发人员来说很有用 开发人员一般都需要开很多窗口很多应用程序工作的,窗口开的多了以后,在XP上面切换应用程序是很不方便的事情。XP下面的任务栏又很小,任务多了,切换起来也看不清楚哪个是哪个。所以好多人都把任务栏拖出来两列或者更多,便于任务切换。不过我原创 2009-04-18 14:57:00 · 2653 阅读 · 1 评论 -
淘小宝蚂蚁聊天表情V1.0-V2.0的制作过程
专门用于针对淘宝网交易沟通而设计淘小宝蚂蚁聊天表情终于在3月20号通过消费者社区小规模地向用户推广。具体的下载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消费者社区的贴子找到:http://forum.taobao.com/forum-474/show_thread—-21955823-.htm制作该表情的意义在于:1.增加用户在使用淘宝网交易而进行沟通时的趣味性;2.在这种沟通过程中潜移黙化地在受众心目中建立起淘小宝–原创 2009-04-05 17:21:00 · 1887 阅读 · 0 评论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优快云博客
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写博了,工作原因之外,更多是是因为近期优快云博客的不稳定。 事实上我很清楚优快云博客产品组兄弟们的工作量,这么大的一个博客,仅仅几个人的力量确实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不过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是需要简单的加以注意,否则不但用户体验会降低,而且整个博客的商务价值也会降低。 首先从博客发布后台来看。优快云的博客后台除了编辑器外貌似一直没有做过太大的改变。自注册CS原创 2009-04-13 20:32:00 · 1822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经理值得交的10个朋友
又来职业病了,我把自己认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交往,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抽象成personas(人物角色),谈谈应该有哪几位,这也是我现阶段心目中的理想人脉。创业的朋友,30岁出头,男,视野开阔,成本意识强,“过过苦日子”的人,从05年开始做,经历过一次比较完整的创业过程,自己的公司现在已经在成长期,不那么容易死了,比较稳定。从他这里我认识了一位——投资界的朋友,25岁左右,女,很能折腾原创 2009-03-19 20:59:00 · 1691 阅读 · 0 评论 -
有道阅读,想自己看别人
今天在外地出差,白天一整天听课听培训,满脑子塞满了词汇。宾馆一个人静静的,可以思考总结很多事情。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次霍炬召集的聚会,在詹膑老师的奇遇花园咖啡馆。大辉在杭州不能来,但我看大辉和霍炬都写了篇blog,大辉在自己的blog上嵌入了google docs的在线播放PPT,我孤陋寡闻看着眼亮,于是也心动,也写一篇,激发动机来自于此。人真是奇怪,虽然詹膑老师的邮件列表中已经讨论热翻了天,而且原创 2009-03-13 00:35:00 · 1501 阅读 · 0 评论 -
做新产品?悠着点
1、 我不同意将“合并付款”定调在“很多卖家都需要”。这个“很多”在卖家里面大概是“几乎所有”,我问旺旺上100个卖家,至少有90个会说需要。但这个“很多”在使用次数上很少。当100次操中有一次需要,系统却没有“提供”,他就一直记着这个不爽。然后,需要的人需要的时候嗓门太大,不需要的时候或不需要的人闷不吭声,导致我们觉得他们“很需要”。2、类似这种情况,无论定性还是定量数据都很难确定“原创 2009-03-03 21:34:00 · 1572 阅读 · 0 评论 -
贪守米缸者,饿死灶台
1、用户有三种:活跃用户、沉睡用户、外部用户。2、据不完全统计,外部用户8亿,沉睡用户1.2亿,活跃用户1千万。3、就算不去管活跃用户,或者只是轻轻的招呼,他们也迟早会被覆盖。这个周期短则一月,长则半年。 只要有把握做到“活跃用户不走掉”或者“想走也走不了”。使劲去给所有的活跃用户吆喝,可以立即见到“成效”。但,吆喝的同时也会给没有需求的活跃用户造成危害。而且吆喝越多,吆喝的声音和效果原创 2009-03-03 21:30:00 · 1526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主流程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一个争议
最近在做一个新产品,其主流程是:用户来创建一个广告计划,过程中,需要设定广告计划的基本参数:价格、预算、投放时段、计划投放的广告牌等,然后完成付款。从上面的描述来看,这个主流程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一个表单,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会有一个问题:广告牌怎么处理。在国内做过广告产品的人应该知道,作为广告的投放者,需要对投放的广告内容负责,也就是说,如果在淘宝网上投放广告,那么广告内容,需要淘原创 2009-03-03 16:21:00 · 1386 阅读 · 0 评论 -
期望值是可以商量的
这是为了跟keso的《继续跟白鸦抬杠:真正的需求》抬杠。虽然他所说的其实根本和我的观点没有冲突,是很好的补充。事实上keso说“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菜”,一定是基于“需求”而产生的。任何一个产品价值的基础在于“有没有用?”,而不是怎么用。没有需求,或者需求搞错了,做什么菜都白搭,这是基础。就算福特没有“内燃机”这盘菜,只要他能确定“更快”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并从中发现其对用户的价值。他依然可以搞原创 2009-03-03 16:18:00 · 1465 阅读 · 0 评论 -
Design IT. (8),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Design IT.》系列的第8篇,因为年前大家对于“装不装用户”和“创业,管哪个事最重要”讨论的比较热烈,所以跳到前面来写。先来看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福特说,我在设计汽车之前,到处去问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 ── 一匹“更快的马”。“更好的交通工具”代表用户的“需求”;“更快的”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期望值”;“马”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原创 2009-03-03 21:27:00 · 204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