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与软件选择
1. 优化问题的数值与图形示例
在优化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找到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以函数 (f(x)) 为例,它生成的等高线图能直观地展示优化过程。图中每个点代表一次迭代,括号内的数字是给定设计变量下目标函数的值。最优解定义为满足指定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例如,目标函数 (f(x)) 的等高线图显示,对应 (f(x) = 1.00) 的等高线构成了可行解空间的边界(可行区域)。初始点 (x = [1, 0.2]) 对应的目标函数值 (f(x) = 1.56) 位于可行区域之外。优化器通过一系列迭代步骤逐步寻找最小值,迭代过程中目标函数值不断减小,直至达到最小值(最优解)。使用 MATLAB 的 (fmincon) 函数求解此问题需要 13 次迭代,理论上最优解为 (x^ = [0, 0]),此时 (f(x)^ = 0)。但在实际中,MATLAB 或其他优化代码给出的最优解会有一定的精度限制,默认精度通常为 4 到 6 位小数。对于上述示例,MATLAB 给出的最优设计值为 (x^ = [-0.0341, -0.002]),(f(x)^ = 1.0337 × 10^{-6})。若要获得更精确的设计变量值,可通过缩放目标函数或更改 MATLAB 的默认精度参数来实现。
| 初始点 | 初始目标函数值 | 理论最优解 | 实际最优解 |
|---|---|---|---|
| (x = [1, 0.2])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