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制造系统的跨国比较分析
1. 引言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制造业经历了一系列由技术和供应链(SC)创新推动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以机械化和蒸汽动力的进步为特征;第二次(20世纪早期 - 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装配线和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至今)由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引领;而最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借助物联网(IoT)和服务的进步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4IR)与之前的革命不同,它是多种数字技术(如3D打印、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材料(如生物和纳米材料)以及流程(如数据驱动的生产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对制造业运营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新的数字制造系统(DMS)的潜力吸引了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被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工具。
然而,不同国家采用的DMS政策各不相同,这使得评估领先实践和推动实施决策变得困难。此外,对于DMS的定义,特别是其特征维度以及与采用组织和经济体战略的联系,存在很大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了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六个国家的DMS政策,以突出DMS发展的战略维度,并开发一个评估框架,为组织和国家层面的实施决策提供指导。国家的选择基于德勤报告中的经济体竞争力排名。同时,我们还确定了一些代表DMS系统的显著制造特征,以及塑造国家经济体竞争优先级的背景驱动因素和使能技术。最后,我们列举了这六个国家的DMS实施实例,因为DMS在制造供应链中的部署目前较为分散,实际采用水平难以确定。
2. 数字制造愿景
过去十年,不同国家围绕工业4.0在制造业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并通过政策文件明确表达。通常认为美国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制造业战略的国家,2011年6月,先进制造伙伴关系(AMP)发布了公共政策文件,甚至早于被视为工业4.0主
六国数字制造战略对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