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多边形扫描仪的电机与控制器解析
在高性能多边形扫描仪的应用中,电机和控制器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的控制原理以及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1. 锁相控制原理
为了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通常会采用锁相控制技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测量环节 :利用安装在轴上的增量式编码器来测量轴的旋转频率和相位位置。编码器产生的脉冲信号会被用于后续的比较。
- 比较环节 :使用频率/相位比较器将编码器脉冲的频率和相位与稳定的参考频率进行对比。该比较器具有独特的传输特性,在两个输入频率相等之前,其输出处于饱和状态。饱和值的正负有助于判断电机速度是过高还是过低。
- PID 补偿环节 :当电机达到同步速度后,频率/相位比较器进入相位比较模式,输出与参考频率 (f_R) 和测速计频率 (f_T) 之间相位差成比例的模拟电压。这个相位误差信号会经过比例 - 积分 - 微分(PID)控制器补偿方案进行处理。
- 控制输出环节 :经过 PID 处理后的信号被输入到相位调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相位调制器输出经过相位误差校正后的频率 (f_M) 施加到电机上,从而完成从编码器到频率/相位比较器的位置控制环路。
这种控制方式中,系统的开环直流增益主要由编码器、频率/相位比较器、积分器和相位调制器的增益乘积决定。积分器的高直流增益(100 dB)能将 (f_R) 和 (f_T) 之间的相位误差降至零,实现近乎完美的同步。微分增益常数则提供足够的阻尼,消除“摆动”现象,将整体动态性能和速度调节精度提高到小于 1 ppm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