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从实验室到全球竞赛
1. 行动受限的科学家
2012 年 12 月,64 岁的 Geoff Hinton 已 7 年未曾坐下。青少年时期,他在为母亲搬暖风机时背部受伤,到了五十多岁,坐下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疼痛会让他卧床数周。于是,他在多伦多大学办公室使用站立式办公桌,吃饭时跪在地上,乘车时躺在后座,长途旅行则选择火车,因为商业航班在起降时要求乘客坐下。
那年秋天,在前往太浩湖的旅程前,他创立了一家新公司 DNNresearch,公司仅他和两名大学实验室的研究生,没有产品,也无生产计划,网站只有公司名。Hinton 原本不确定是否要创业,是学生说服了他。当他抵达太浩湖时,一家中国大公司已出价 1200 万美元收购他的初创公司,随后还有另外三家公司加入竞购,包括两家美国大公司。
2. 太浩湖的人工智能盛会
Hinton 前往太浩湖南岸滑雪山下的哈拉和哈维赌场,这里也是会议中心,当年 12 月举办了计算机科学家年度聚会 N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这是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会议。Hinton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就在英美加的大学探索人工智能前沿,几乎每年都参加 NIPS,但这次不同,因为公司收购事宜,NIPS 成了理想的拍卖场地。
两个月前,Hinton 和学生构建了神经网络,能以之前难以想象的准确率识别常见物体,如花朵、狗和汽车。他们通过分析大量数据让神经网络学习这项人类技能,Hinton 将其称为“深度学习”,其潜力巨大,有望变革计算机视觉、语音助手、无人驾驶汽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神经网络的概念可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但早期先驱未能让其达到预期效果。到新千年,多数研究者放弃,认为
深度学习崛起与AI全球竞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