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中的复结构及相关特性探究
1. 复结构基础
在量子力学里,粒子通常由复波函数来描述。不过,也可以用具有两倍分量的实波函数来等效表示,这些实波函数其实就是复波函数的实部和虚部。从实波函数到复波函数的映射需要特定的性质,即复结构。如果存在合适的复结构,那么复形式的描述会十分强大,它能简单地描述动量可观测量,还能进行像傅里叶变换这样的复基变换。
一般的复结构包含两个离散变换 (K_c) 和 (I),它们以矩阵的形式作用于向量 (q):
[
q’ {\tau} = (K_c) {\tau\rho}q_{\rho} ,
]
[
q’‘ {\tau} = (I) {\tau\rho}q_{\rho} .
]
它们需满足以下关系:
[
K_c^2 = 1,
]
[
I^2 = -1,
]
[
{K_c,I} = 0.
]
在复形式中,(K_c) 描述复共轭运算。由 (K_c^2 = 1) 可知,其特征值为 (\lambda_c = \pm1)。偶函数是 (\lambda_c = +1) 的特征向量,对应实数量;奇函数在复共轭作用下改变符号,是 (\lambda_c = -1) 的特征函数,与复数的虚部相关,即:
[
K_cq_R = q_R ,
]
[
K_cq_I = -q_I .
]
而 (I) 则对应乘以 (i) 的运算。由 (I^2 = -1) 可推出其特征值 (\lambda_I = \pm i)。反对易关系 ({K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