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影像分析与图像配准的新方法探索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
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的分析中,独立成分分析(ICA)是常用的方法。其中,概率独立成分分析(PICA)及其张量扩展常用于多主体分析。研究人员对张量PICA和其他五种方法所识别的成分进行了对比。
实验设计
- 实验任务 :八名健康右利手受试者参与了视觉提示反应握拳fMRI任务。受试者进行10个时长为10秒的块,中间穿插10秒休息。在视觉提示下,他们以约1Hz的频率开合右手或左手,左右块的模式随机但在受试者间固定。
- 数据采集 :使用3-T西门子Prisma扫描仪为每位受试者采集210个轴向回波平面体积(TE = 30 ms,TR = 2.25 s,64 × 64 × 32体素,体素大小为3.6 × 3.6 × 3.8 mm),同时采集1mm各向同性分辨率的T1加权解剖图像。
- 数据预处理 :对fMRI数据进行运动校正(MCFLIRT)、与结构图像配准(FLIRT)、转换到通用MNI152空间(FNIRT),最后使用8mm半高全宽的3D高斯核进行平滑。
数据分析
使用Melodic中的张量PICA和其他五种方法处理fMRI数据。VB - PARAFAC和SP - PARAFAC的初始维度为50。通过将每个成分除以残余体素方差创建Z分数图,并使用高斯/伽马混合建模方法在Melodic中对相关直方图进行建模,来估计显著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