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AI能否成为道德主体?
1. AI伦理学中身体的必要性
在AI伦理学中,我们需要关注身体,因为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在AI领域身体至关重要。此前讨论过,身体在AI伦理学中有诸多间接影响。若想开展最具意义的AI工作,即创造真正的人工智能,我们就需要从具身性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机器没有在重要方面实现具身化,就无法像人类一样对其行为负责。
传统的AI伦理学观点认为,可以将一些传统伦理体系(如神命论)编程到AI系统中,就像用规则来管理其他行为一样。很多人认为,解决当前道德困惑的方法是明确终极道德原则或法则,并学会理性地将其应用到日常具体情境中。不同人对道德原则的来源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来自上帝,有人认为源于人类普遍理性,还有人觉得基于人类普遍情感。但他们都认同,道德生活主要在于洞察终极道德规则,并凭借意志力去“做正确的事”。
然而,这种将伦理法则硬编码到AI系统的观点存在缺陷,它脱离了人类生活和道德的现实。目前,伦理学家和AI理论家对于哪种伦理系统最能准确反映我们的世界和认知,尚未达成共识。主要的三种伦理体系——义务论、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学虽处于较高层次,但任何哲学入门学生都能提出许多反对它们的论据。
2. 道德想象力在AI伦理学中的作用
Mark Johnson指出,广泛持有的道德观念中缺少对想象力在道德推理中根本作用的认识。人类是富有想象力的生物,道德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想象结构,如意象、意象图式、隐喻、叙事等。道德推理本质上是一种想象活动,需要想象力来辨别情境中的道德相关性、共情他人的体验,并设想特定情况下的各种可能性。
在道德想象力方面,身体在伦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