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硅中氧的相关研究与表征技术

硅中氧的相关研究与表征技术

1. 硅晶体生长中氧的引入与控制

在硅晶体生长过程中,氧的引入及其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CZ(切克劳斯基法)生长硅晶体时,氧的存在对微电子器件加工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晶体直径和熔体尺寸的增大,由于大熔体中强烈的热对流占主导地位,低水平氧引入的可控性变得更加有限。

对于低氧、低微缺陷密度的 CZ 硅,在施加磁场的条件下生长是最有效的方法。过去十年对大熔体 MCZ(磁控切克劳斯基法)生长的广泛研究表明,从控制能力和晶体性能两方面考虑,HMCZ(水平磁场切克劳斯基法)比 VMCZ(垂直磁场切克劳斯基法)更受青睐。

双坩埚装置实现的小熔体和恒定熔体体积的晶体生长,能提高轴向和径向的氧均匀性。这种双坩埚方法还可以扩展到通用的双容器连续“进料 - 提拉”生长系统,除了具备双坩埚的优点外,还能增加晶体长度。最近开发的小直径多晶硅珠简化了连续“进料 - 提拉”晶体生长工艺的开发。

1.1 连续“进料 - 提拉”生长系统

连续进料机制可看作是提供掺杂浓度为 (C_0)(晶体中预期浓度)硅的外坩埚。小直径多晶硅珠为连续“进料 - 提拉”硅生长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维度。连续模式生长还提供了灵活性,可以调整生长坩埚的熔体体积和纵横比,以控制氧的引入水平,这对于低氧引入尤为重要,因为在标准的 80kg 或更大熔体尺寸的 CZ 生长中,低氧引入不易实现。

1.2 不同生长方法的比较

生长方法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