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虚拟艺术中的自然界面——以Osmose为例
1. Osmose:独特的虚拟艺术体验
在众多虚拟环境中,观察者往往处于笛卡尔空间里,仿佛脱离了身体,周围视野开阔却常常空无一物。而夏洛特·戴维斯(Charlotte Davies)的虚拟环境作品《渗透》(Osmose,1995 年),尽管只在北美和欧洲展出过六次,却在国际媒体艺术讨论中受到的关注或许超过了任何其他当代作品。只有几千名参观者实际体验过这个装置,但艺术爱好者们对其美学、现象学和接受度的讨论却十分热烈。
《渗透》是对一系列广泛分支的自然和文本空间的技术先进且视觉震撼的模拟,是一个矿物/植物的无形领域。它摒弃了早期虚拟艺术那种颗粒感、抖动的多边形图像,在加拿大艺术家夏洛特·戴维斯的数据空间里,磷光亮点在黑暗中柔和地闪烁。这是一个沉浸式互动环境,涉及头戴式显示器(HMD)、3D 计算机图形和交互式声音,可进行联觉探索。
参观者有两种体验方式。一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像潜水者一样,从笛卡尔坐标网格中滑入虚拟场景,如无垠的海洋深渊、闪烁的不透明云层、柔和发光的露珠和半透明的计算机生成昆虫群,再进入黑暗森林的茂密灌木丛。场景之间的过渡是平滑流畅的,与早期虚拟环境使用的突兀传送门不同,这里是渗透式过渡,一个场景慢慢淡去并融入下一个场景。二是参观者可以借助偏振眼镜,在大型投影屏幕上观看互动者在模拟自然世界中的图像之旅,互动者的移动剪影可以在磨砂玻璃上隐约看到。这种互动者的独处设计是有意为之,以强化其对虚拟空间的个人体验。
作品的数据空间中心是一片空地上的一棵无叶树,它代表着生命、繁衍和再生,在几乎所有文化中都是如此。从数字树的顶部向下看,其根系网络像遥远的星系,靠近时又像微观世界。此外,还有两个文本世界环绕着这个自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