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世纪虚拟现实的媒介阶段:艺术作为新兴媒体的灵感源泉

20世纪虚拟现实的媒介阶段:艺术作为新兴媒体的灵感源泉

在20世纪,人们无论是从隐喻还是非隐喻的意义上,想要融入画面的渴望并未随着全景画的出现而消失,反而得以延续。360°图像持续发展,并融入到新兴媒体和艺术潮流中,同时,艺术创作的愿景与实现新媒体幻觉的实际尝试相互交织。

立体镜:开启新的视觉体验

1800年,法国研究院建议开发一种小型装置,以创造全景式幻觉并排除环境干扰。1838年,查尔斯·惠斯通发明了立体镜,1843年大卫·布鲁斯特对其进行了改进。立体镜利用我们感知景深的生理能力,通过两个间隔与双眼间距相同的镜片,将从不同视角拍摄的两张图像组合起来,再通过镜子系统呈现出立体视图,给观察者带来空间和深度的印象。1862年,奥利弗·W·霍尔姆斯和约瑟夫·贝茨开始销售一种廉价的立体镜模型,到1870年,它已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家具,其现代化版本一直延续到20世纪。

莫奈的睡莲全景画:沉浸于自然之美

克劳德·莫奈花费数十年时间,试图融合观察者与图像。他在1915 - 1917年间创作的三联画《鸢尾花》《垂柳》《百子莲》和《云朵》,营造出“单一连续画布的错觉”,呈现出莫奈睡莲湖的完整全景。起初,莫奈计划将《睡莲》作为花园圆形大厅的真正全景画,仅由玻璃屋顶的自然光照明。然而,1927年的首次公开展览是在吉维尼的克洛德·莫奈博物馆的橘园的两个房间里展示的八组图像。尽管这种展示方式也让当代参观者联想到“沉浸”在湖中,但莫奈最初的概念是利用更有效的全景幻觉媒介。

莫奈的睡莲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几乎失去了所有清晰的轮廓。艺术家的意图是让观察者置身于水的场景中,不是“淹没”在水中,而是沉浸在一个具有不确定视角的图像空间中:漂浮在水面上,没有距离感,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