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多传感器系统重尾噪声下的融合估计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系统重尾噪声下的融合估计算法研究

1. 信息融合算法相关说明
  • t 分布算法与传统算法的关系 :当 $\nu_0$、$\nu_w$ 和 $\nu_1$ 趋于无穷大时,基于 t 分布推导的滤波器会变为经典的卡尔曼滤波器,相关定理也会简化为经典的信息滤波器。同时,一些算法会分别简化为高斯驱动系统的集中式批量融合、最优分布式融合和次优分布式融合算法。这表明基于 t 分布推导的算法是传统基于高斯卡尔曼滤波器算法的推广。
  • 不同自由度情况的处理 :在某些方程中,如果不同传感器噪声的自由度 $\nu_i$ 不同($i = 2, 3, \ldots, N$),采用矩匹配方法处理信息融合估计问题。令 $\nu^ = \min{\nu_i, i = 1, 2, \ldots, N}$,通过矩匹配,用 $p(v^ {i,k}) = St(v^ _{i,k}; 0, R^ {i,k}, \nu^ )$ 近似 $p(v_{i,k}) = St(v_{i,k}; 0, R_{i,k}, \nu_i)$,其中 $R^ {i,k} = \frac{(\nu^ -2)\nu_i}{(\nu_i - 2)\nu^ }R {i,k}$,$i = 1, 2, \ldots, N$,这样 $v_{i,k}$ 和 $v^ _{i,k}$ 具有相同的均值和协方差。然后在相关定理和推论中用 $\nu^ $ 替换 $\nu_1$,$R^* {i,k}$ 替换 $R {i,k}$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与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与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与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点关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