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Data JPA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小丁学Java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解剖一个“产品导出”接口:从Controller到Excel的全链路深度解析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了一个产品导出接口GET /product/admin/export的全链路实现。从Controller层简洁的调用开始,逐层解析了业务层、数据服务层、策略与元数据层、通用导出框架和数据访问层的设计架构。 重点展示了如何通过: 分层架构实现职责分离 策略模式(ExportEnum接口)支持多种导出类型 元数据驱动(ProductExportFieldEnum)规范字段定义 服务门面(ProductCommonService)统一数据访问 原生SQL+Tuple解决复杂查询 通用ExcelE原创 2025-09-26 18:32:51 · 899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之思:我的 Service 层为什么需要“总设计师”、“施工队长”和“工人”?
本文探讨了一种精细化的Service层分层架构设计,将传统的Service层拆分为三个层次:业务层(ProductApiService)、数据服务层(ProductCommonService)和数据访问适配层(ProductService/ProductSqlService)。这种分层借鉴了"总设计师-施工队长-工人"的协作模式,各层职责明确:业务层负责流程编排和业务规则,数据服务层提供可复用的数据能力,数据访问层执行具体操作。通过一个产品保存的复杂业务案例,展示了这种架构如何提升代码清原创 2025-09-26 17:50:53 · 1093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之思:我的 Service 层为什么需要“双剑合璧”?(ProductService,ProductSqlService)
本文探讨了一种优化Spring Boot三层架构中Service层设计的方案,即将Service层拆分为两个职责明确的组件:ProductService和ProductSqlService。前者基于Spring Data JPA处理标准CRUD操作,保持代码简洁清晰;后者使用原生SQL处理复杂查询,确保高性能。这种"双剑合璧"的设计实现了关注点分离、技术栈最优应用、提升可维护性以及隔离技术风险等优势,使系统既能享受JPA的开发便利,又能获得原生SQL的性能保障。通过这种分层设计,开发者可原创 2025-09-26 17:21:24 · 888 阅读 · 0 评论 -
破案实录:一次导出功能的“数字翻译”Bug,我是如何在正确的位置“对症下药”的
今天,我想分享一次看似简单,却一波三折的 Bug 修复经历。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产品导出功能,需求很明确:在导出的 Excel 文件里,“品牌所属地区”这一列,应该显示“中国”、“日本”这样的中文文本,而不是数据库里存储的数字 1、3。原创 2025-09-26 16:18:23 · 736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简化之道:一次导出功能重构,我为什么“干掉”了 ExportProductDto?
文章摘要:🚀 架构简化之道 - 从DTO到Tuple的优雅重构 本文分享了作者通过重构"产品导出"功能的实战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入JPA Tuple来简化架构。重构前,系统依赖脆弱的ExportProductDto作为SQL生成模板和数据结构中介,导致数据错位和SQL报错问题。重构后采用直接手写SQL别名和使用Tuple作为数据容器,不仅修复了Bug,还移除了不必要的DTO类,使数据处理流程更直接健壮。这一改变带来了代码量减少、复杂性降低、健壮性提升和可读性提高等多重好处,证明了&q原创 2025-09-26 15:12:38 · 972 阅读 · 0 评论 -
JPA 性能调优利器:被低估的 Tuple,告别脆弱的 Object[]
JPA性能调优:用Tuple替代Object[]提升代码健壮性 摘要:在JPA复杂查询中,传统的Object[]结果集存在索引脆弱、可读性差等问题。本文介绍JPA Tuple接口的优越性:通过别名而非索引访问数据,彻底解决列顺序依赖问题。案例显示,使用Tuple后,即使SQL查询结构调整,业务逻辑仍能稳定运行。Tuple还提供类型安全、代码自解释性等优势,特别适合原生SQL查询和动态列场景。相比Object[],Tuple使代码更健壮、更易维护,是JPA性能调优的利器。原创 2025-09-24 19:52:48 · 875 阅读 · 0 评论 -
“顺序”的陷阱:从一次导出功能的数据错乱,反思代码中的“隐形契约”
本文通过一个产品导出功能的数据错乱案例,揭示了代码中"隐形顺序契约"的危害。系统错误地假设了ExportProductDto(定义SQL查询字段顺序)和ProductExportFieldEnum(定义业务字段顺序)的声明顺序一致,导致数据解析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问题的本质在于依赖脆弱的隐式顺序约定,而非明确的别名映射。最终解决方案是重构为基于列别名的解析机制,建立显式的字段契约。这个案例警示开发者:健壮的系统设计应避免依赖不可靠的物理顺序,而应建立明确的名称映射关系,才能保证代码的可原创 2025-09-24 19:39:19 · 636 阅读 · 0 评论 -
破案实录:从一个“张冠李戴”的导出Bug,我如何由两个“貌合神离”的方法联手导演?
本文揭示了一个产品导出功能中数据错位的Bug,根源在于两个方法之间脆弱的隐式顺序依赖。sqlGenerate方法通过反射生成SQL列顺序,而parseToExportHashMap则依赖枚举声明顺序解析数据,当两者顺序不一致时导致数据错位。解决方案是改用JPA的Tuple接口,通过明确的别名映射建立强契约关系,彻底摆脱对物理列顺序的依赖,确保数据正确导出。重构后的代码通过别名查找实现健壮解析,解决了"张冠李戴"的问题。原创 2025-09-24 19:15:37 · 813 阅读 · 0 评论 -
后端重构实录:我如何用 Tuple 一举消灭两个“导出”大 Bug
后端重构:用 Tuple 解决导出功能 Bug 本文分享了如何重构一个脆弱的“产品导出”功能,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线上数据错位和本地 SQL 报错。原代码依赖于动态生成的 SQL 查询和枚举顺序的隐式约定,导致数据映射不稳定。通过引入 JPA 的 Tuple 接口,重构实现了: 手动编写带明确别名的 SQL 查询 使用 Tuple 按别名而非索引获取数据 建立别名与业务字段的显式映射 重构后代码不再依赖顺序,解决了数据错位问题,同时修复了本地 SQL 报错。这种基于“契约”而非“顺序”的设计显著提高了代码健壮原创 2025-09-24 18:51:05 · 1536 阅读 · 0 评论 -
破案实录:当 DISTINCT 遇上 ORDER BY,我是如何用一行SQL拯救本地环境的
摘要: 本文分享了一次本地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SQL执行差异的排查过程。一条包含DISTINCT和ORDER BY的查询在本地MySQL报错(ONLY_FULL_GROUP_BY模式限制),而线上环境正常。通过对比sql_mode配置,发现本地数据库启用了更严格的语法校验。最终通过临时修改会话级sql_mode(SET SESSION sql_mode = 'STRICT_TRANS_TABLES')快速解决问题,同时强调环境一致性和理解SQL规范的重要性。全文以探案比喻展开,结合流程图和时序图,生动呈现技术原创 2025-09-24 16:54:11 · 1298 阅读 · 0 评论 -
破案实录:从一个“导出为空”Bug,我揪出了潜伏的数据“幽灵”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导出为空”Bug排查案例,揭示了数据不一致与SQL JOIN写法导致的隐患。线上正常的功能在本地测试时导出空Excel,排查发现本地数据库的脏数据(无效category_id)与INNER JOIN的严格过滤机制共同导致数据丢失。通过改用容错性更强的LEFT JOIN解决,并总结出关键教训:警惕INNER JOIN的副作用,确保测试数据质量,以及环境差异是常见问题根源。最终通过代码优化与数据治理提升系统健壮性。原创 2025-09-24 16:20:27 · 1012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之美:如何让你的后端接口轻松应对“加个字段”的需求?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展示了优秀后端架构如何优雅应对“加个字段”的需求变更。当需要在品牌详情页增加region字段时,得益于“主-子分离查询”设计(主对象用JOIN FETCH加载完整实体,子列表用DTO投影),仅需修改两处:在VO类添加字段,在Service层增加一行赋值逻辑。这种架构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使数据访问层与业务逻辑解耦,既能保证性能又可快速响应需求变更,体现了良好设计对系统可维护性的价值。原创 2025-09-23 17:09:20 · 944 阅读 · 0 评论 -
JPA Specification 进阶:JOIN FETCH 的陷阱与优雅破局之道
Spring Data JPA 的 Specification 模式无疑是构建动态查询的瑞士军刀。它让我们能够用一种编程化、可组合的方式优雅地构建 WHERE 子句。但是,当你试图在这个强大的工具里加入 JOIN FETCH 来解决 N+1 查询问题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陷阱”里。原创 2025-09-22 21:23:59 · 860 阅读 · 0 评论 -
后端进化论:如何让一个搜索框同时支持中英文查询?
摘要:后端优雅实现中英文混合搜索 通过改造Spring Boot + JPA Specification的查询逻辑,我们让品牌搜索功能同时支持中英文查询。原代码仅检查name字段,修改后使用criteriaBuilder.or()组合name和englishName的LIKE条件。关键代码仅需在Specification类中添加3行Predicate逻辑,即实现SQL的WHERE (name LIKE ? OR english_name LIKE ?)。这种改造保持高内聚、对前端透明,且易于扩展其他搜索字段原创 2025-09-22 21:07:07 · 899 阅读 · 0 评论 -
JPA精准狙击:如何为一个“扫码识货”接口打造高性能查询
本文介绍了如何为“扫码识货”接口设计高性能查询方案。通过JPA DTO投影和多重WHERE子句校验,实现精准定位、数据隔离和高性能响应。关键点包括:1)使用DTO投影避免实体加载;2)WHERE子句同时包含业务条件(jancode)和安全校验(adminId);3)依赖数据库索引提升查询效率。最终实现仅需一次轻量级SQL查询即可返回所需数据,满足扫码场景的即时响应需求。原创 2025-09-22 17:53:46 · 716 阅读 · 0 评论 -
JPA“主-从”详情页查询的艺术:JOIN FETCH与DTO分页的完美协奏
本文介绍了如何高效设计“主-从”详情页API,通过“两步查询法”结合JOIN FETCH和DTO投影分页技术。第一步用JOIN FETCH一次性获取主表及关联对象(如品牌信息),避免N+1查询;第二步用DTO投影实现子表(如商品列表)的真分页查询。Service层将两次查询结果组装成最终响应。这种方案以固定的2次数据库交互,解决了复杂页面数据聚合的性能问题,是处理“主-从”详情页的最佳实践。原创 2025-09-22 15:30:23 · 763 阅读 · 0 评论 -
JPA动态查询的“终极形态”:当Specification遇上@EntityGraph
JPA动态查询终极方案:Specification + @EntityGraph 摘要:本文展示了如何结合JPA的Specification(动态WHERE条件)和@EntityGraph(解决N+1问题)构建高性能动态查询接口。通过重写Repository的findAll方法并添加@EntityGraph注解,在保持Service层逻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动态筛选与关联预加载的完美结合。最终SQL日志证明,该方法能生成高效的JOIN查询,既保留了Specification的灵活性,又彻底消除了N+1性能隐原创 2025-09-17 22:44:12 · 1045 阅读 · 0 评论 -
JPA状态变更的“最优解”:如何用一条UPDATE语句同时实现修改、校验与并发控制
在后端开发中,实现一个“修改状态”的接口(如“提交审核”、“发布文章”、“取消订单”)是家常便饭。一个常见的实现方式是“先查后改”:先把实体查出来,在Java代码里做一堆if-else校验,然后再保存回去。原创 2025-09-11 19:34:52 · 964 阅读 · 0 评论 -
不止于JSON:如何用JPA打造一个返回“一句话总结”的智能API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JPA构建一个返回"一句话总结"的智能API。传统做法是后端返回原始JSON数据,由前端处理复杂的字符串拼接逻辑,这不仅增加前端负担,还导致业务逻辑分散。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优方案:将数据转换和文本拼接逻辑完全封装在后端Service层,通过JPA高效获取数据,最终为前端提供可直接使用的描述性文本。 文章以"福利需求单"摘要生成为例,展示了三层架构实现:Repository层负责安全查询原始数据;Service层使用StringJoiner进行优雅的文本原创 2025-09-11 17:33:02 · 976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 Data JPA 查询大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我们使用 Spring Data JPA (Java Persistence API, Java持久化API) 时,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家琳琅满目的“查询武器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从轻便的“手枪”到重型的“火箭筒”,应有尽有。但问题来了:面对这么多选择,我们该如何为不同的战斗场景挑选最合适的武器呢?原创 2025-09-10 17:13:56 · 724 阅读 · 0 评论 -
后端接口升级实战:如何优雅地为API添加一个新查询参数?
后端接口升级实战:优雅添加新查询参数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演示如何为Spring Boot后端API安全、优雅地添加"品名"模糊搜索功能。改造过程分为三步走: Controller层:新增@RequestParam接收name参数,设置required=false保证向后兼容 Service层:修改方法签名透传参数,确保数据流完整性 SQL构建层:动态添加AND p.name LIKE条件,采用命名参数防止SQL注入 关键点: 使用@RequestParam(required=fals原创 2025-09-10 16:39:14 · 1121 阅读 · 0 评论 -
多租户API设计:如何用DTO投影为小程序打造“千人千面”的配置接口
多租户API设计:基于DTO投影的高效安全接口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SaaS平台打造多租户配置接口的设计方案,通过JPA DTO投影和请求头租户识别技术,实现了数据隔离与性能优化。核心策略包括: 租户识别:通过X-App-ID请求头转换映射为内部adminId 数据隔离:在Repository层使用WHERE条件确保租户数据隔离 性能优化:采用DTO投影技术仅查询必要字段 健壮处理:为空值情况返回默认VO而非错误 最终实现的SQL查询仅获取3个目标字段且包含租户隔离条件,形成高效安全的"凭票入场、原创 2025-09-09 17:43:33 · 1050 阅读 · 0 评论 -
JPA中的“Upsert”艺术:如何用一个PUT接口同时实现创建与更新
摘要: 本文探讨了JPA中实现"Upsert"(创建或更新)操作的专业方法,针对"用户配置"这类唯一性资源场景,提出统一使用PUT接口的设计方案。通过Optional.orElse()和@DynamicUpdate注解,用一套代码同时处理INSERT和UPDATE,实现高效幂等API。关键点包括:1)实体类添加唯一约束和动态更新注解;2)Service层通过"先查后写"策略自动判断操作类型;3)利用JPA的save方法智能选择SQL操作。这种设计简原创 2025-09-09 16:55:08 · 803 阅读 · 0 评论 -
Service层 vs. Repository层:你的过滤逻辑放对位置了吗?
本文探讨了分层架构中业务逻辑的放置问题,以"过滤产品分类"为例对比了两种实现方案。方案一将过滤逻辑放在Repository层,虽性能稍优但导致代码复用性差、职责不清;方案二在Service层进行过滤,保持了Repository的通用性,使业务逻辑更灵活、可维护性更高。文章通过代码示例和图表分析,论证了Service层过滤的优势,最终建议让Repository层保持纯粹的数据访问职责,而将易变的业务规则放在Service层处理,以实现更好的代码复用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5-09-04 14:38:52 · 1032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 Data JPA 分页排序进化论:从单字段到 toPageableWithMultiSort 的优雅之道
本文分享了Spring Data JPA分页排序功能的演进过程,从最初仅支持单字段排序的简单实现,逐步重构为支持复杂多字段组合排序的通用解决方案。通过对比toPageableWithDefault和toPageableWithMultiSort两个版本,展示了如何利用Sort.Order对象封装独立排序规则,实现如"先按序号降序NULLS LAST,再按创建时间降序"等复杂业务需求。最终方案具有高度可复用性,使Service层代码更加清晰直观,同时体现了领域对象设计和关注点分离等优秀实践原创 2025-09-02 20:59:17 · 1350 阅读 · 0 评论 -
JPA删除操作的“终极形态”:如何用@Modifying与EXISTS子查询构建一个“刀无虚发”的API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JPA的@Modifying注解和EXISTS子查询构建高效安全的删除接口。传统"先查后删"方式存在性能浪费和安全风险,而优化方案将权限校验与删除操作合并为原子性数据库命令,仅需一次交互即可完成。关键点在于:1)使用@Modifying声明修改操作;2)在DELETE语句中嵌入EXISTS子查询实现权限校验;3)Service层只需检查影响行数。相比传统方案,该方案减少50%数据库交互,同时提升安全性和性能,是JPA删除操作的最佳实践。原创 2025-09-02 20:41:59 · 1147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的减法:为何“文件上传分离”是构建优雅创建接口的关键?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Web应用中,通过“文件上传分离”架构优化创建接口的设计。针对带图片上传的福利方案创建场景,传统混合接口存在职责混乱、复用性差等问题。作者提出“两步走”解耦方案:1)通用文件上传接口仅处理文件并返回路径;2)纯业务接口接收JSON数据(含文件路径)进行创建。该方案实现职责单一、高复用性、低耦合等优势,同时提升前端体验。通过SQL日志验证了其高效性,并附架构对比表和流程图,阐明分离设计如何让各组件更专注强大。原创 2025-09-02 18:44:02 · 1261 阅读 · 0 评论 -
JPA中的“克隆”艺术:如何为一个“复制方案”接口实现高效的深度复制
JPA深度复制接口设计摘要: 本文详细解析了如何高效实现JPA中的"深度复制"功能,通过结合JOIN FETCH和JPA级联保存特性,构建高性能的模板克隆API。核心方案采用"先读全后写全"策略:首先使用JOIN FETCH一次性加载模板及其所有子项,避免N+1查询;然后在Java内存中构建新对象图;最后利用CascadeType.ALL实现一键级联保存。文章通过具体业务场景(小程序方案模板复制)展示了这种设计模式的优势,包括高性能、代码简洁和事务安全性。技术要点包含原创 2025-09-01 20:04:58 · 1300 阅读 · 0 评论 -
JPA更新接口的“双重奏”:当@DynamicUpdate遇上聚合查询
摘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设计高效更新并返回复杂计算结果的API,结合JPA的@DynamicUpdate和聚合查询优化读写性能。 业务需求:管理员修改福利方案后,需高效保存并实时返回含总金额的更新结果。 优化策略: 写优化:通过@DynamicUpdate实现仅更新修改字段,避免全量SQL。 读优化:用聚合查询直接从数据库计算总金额,减少内存开销。 实现效果:Service层分离读写操作,生成精准的UPDATE语句和轻量级聚合查询,日志验证了“加载→计算→更新”的高效流程。 结论:读写分离策略(@Dynami原创 2025-09-01 16:32:57 · 1003 阅读 · 0 评论 -
JPA详情页查询的“庖丁解牛”:一次“两步查询”搞定聚合、列表与计算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构建复杂详情页API的“两步查询法”,结合JPA DTO投影技术。该方法将查询分解为:1)获取主实体信息作为框架;2)通过DTO投影精准查询子列表数据,避免N+1问题;3)在内存中完成数据转换和聚合计算。这种模式通过2次固定查询即可完成跨表数据聚合,既保证了性能最优(数据库计算+内存处理),又实现了代码清晰健壮。文章以小程序方案详情页为例,展示了如何同时获取主信息、子列表和动态统计值,为复杂数据聚合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31 18:14:54 · 1199 阅读 · 0 评论 -
JPA“两步查询法”:如何优雅应对聚合与“分组Top N”的双重挑战
摘要:JPA“两步查询法”应对聚合与分组Top N挑战 在后端开发中,构建信息丰富的列表页API常面临聚合计算与关联预览的双重挑战。文章通过GET /api/app/solutions/seasonal-hot接口案例,提出"两步查询法"解决方案: 主查询:在数据库层面完成分页、核心过滤和聚合计算,利用JPQL实现高效查询; 子查询:通过关联子查询模拟窗口函数,在MySQL 5.6限制下实现分组Top N查询; Service层:将两个查询结果在内存中优雅组合成最终视图对象。 该方法证明原创 2025-08-31 13:05:11 · 773 阅读 · 0 评论 -
JPA JOIN FETCH的威力:如何为一个“详情页”接口根除N+1“幽灵”
本文通过一个详情页接口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JPA的JOIN FETCH解决@ManyToMany懒加载导致的N+1查询问题。默认的懒加载方案会触发2次数据库查询(主表1次+关联表1次),而使用JOIN FETCH后只需1次查询即可获取主表和关联表的全部数据。优化后的方案不仅消除了N+1风险,还保持了代码简洁性,是详情页查询场景的最佳实践。关键点在于:在Repository层使用LEFT JOIN FETCH预加载关联集合,避免访问时触发额外查询。原创 2025-08-29 20:35:27 · 1148 阅读 · 0 评论 -
JPA JOIN FETCH的权衡艺术:从N+1到“精准更新”的完整优化之路
JPA优化实践:巧用JOIN FETCH和@DynamicUpdate解决N+1与过度更新问题 本文通过一个修改需求单的业务场景,展示了如何通过JPA注解组合优化性能。首先使用JOIN FETCH预加载关联数据解决N+1查询问题,但发现会引发全字段更新的性能损耗。继而引入@DynamicUpdate注解,实现仅更新修改字段的精准操作。最终形成"JOIN FETCH解决读取性能+@DynamicUpdate优化写入效率"的黄金组合方案。文章通过SQL日志对比验证了优化效果,并总结出各策略的原创 2025-08-29 19:58:28 · 1097 阅读 · 0 评论 -
API设计的“临门一脚”:为什么你的创建和列表接口都必须返回ID?
API设计的关键细节:ID的重要性 在API开发中,资源唯一标识符(ID)的缺失会导致前端体验断裂。通过两个典型场景分析: 创建接口无ID:前端无法直接跳转详情页,被迫二次查询或放弃跳转 列表接口无ID:交互受阻,无法精准定位资源 解决方案:在VO中统一返回ID字段,使API响应自给自足。这一简单改动带来: 流畅的创建-跳转流程 可靠的列表-详情交互 符合RESTful设计原则 核心启示:ID是资源的"数字身份证",任何资源响应都应包含ID,这是API设计的"临门一脚"原创 2025-08-29 14:50:33 · 1046 阅读 · 0 评论 -
JPA性能铁三角:DTO投影、分页与安全校验的完美融合
摘要:JPA性能优化的三大核心技巧 本文通过一个移动端需求列表接口的开发案例,系统阐述了JPA性能优化的三大核心技巧:DTO投影、高效分页和轻量级安全校验。这些技巧共同构成了"性能铁三角",完美解决了响应速度、数据准确性和代码可维护性之间的矛盾。 文章详细展示了如何通过构造器投影(SELECT new)精准获取所需字段,利用Pageable和countQuery实现高效分页,以及使用existsById进行前置安全检查。最终实现的接口只产生三次轻量级数据库交互,既保证了性能又确保了安全性原创 2025-08-28 21:16:52 · 1108 阅读 · 0 评论 -
JPA SELECT new的“隐形契约”:@AllArgsConstructor为何是构造器投影的关键?
JPA的SELECT new构造器投影需要DTO类提供匹配的全参构造函数,否则会报错"无法解析构造函数"。通过添加Lombok的@AllArgsConstructor注解,可以自动生成所需的全参构造函数,完美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案既保证了JPA查询的高效性,又简化了代码维护,是DTO投影查询的最佳实践。原创 2025-08-28 21:08:24 · 662 阅读 · 0 评论 -
架构之美:为小程序打造一个“零读取”的JPA创建接口
摘要:小程序高性能JPA接口设计实践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小程序端设计高性能JPA创建接口的架构方案。通过创建专属的AppSolutionDemandService,实现了与PC端逻辑的清晰分离。采用existsById进行轻量级校验,结合getReference方法建立关联关系,最终仅产生1次计数查询和1次插入操作,达到近乎"零读取"的性能优化效果。这种架构设计既保证了安全性(使用Token解析用户ID),又通过后端填充业务字段确保数据一致性,展示了职责分离与性能优化的完美结合。原创 2025-08-28 18:38:16 · 1122 阅读 · 0 评论 -
代码复用的“陷阱”:一次N+1优化如何“阉割”了我的创建接口
代码复用的陷阱:一次N+1优化引发的功能缺陷 文章讲述了一个由代码复用引发的性能优化与功能缺陷案例。开发者最初使用通用的convertToVO方法处理实体转换,虽然功能完整但导致列表接口出现N+1查询问题。为解决性能问题,优化后的版本移除了分类集合处理逻辑,却意外导致创建接口无法返回分类名称。最终通过职责分离方案,将转换逻辑拆分为convertDemandEntityToVOForList和convertDemandEntityToVOForDetail两个专用方法,既解决了性能问题又保证了功能完整性。 核原创 2025-08-27 18:40:41 · 813 阅读 · 0 评论 -
JPA性能的“乐高”艺术:如何在已优化的列表接口上“无痛”叠加@ManyToMany查询
摘要: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已优化的JPA列表接口上优雅叠加@ManyToMany关联查询,避免N+1性能问题。通过一个需求单列表接口的演进案例,展示了从"两步查询"到"三步查询"的扩展过程:1)保持原有的分页主查询和方案ID批量查询;2)新增分类名称的批量查询;3)内存组装VO。该方法通过固定次数的批量查询(3次SQL)确保了性能,同时保持架构的可扩展性,体现了"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使系统能够灵活应对需求变化而无需重构。原创 2025-08-27 18:07:09 · 1050 阅读 · 0 评论 -
JPA的“隐形”INSERT:解密save()方法如何自动处理多对多中间表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已有的创建接口上优雅地增加一个复杂的多对多关联功能。通过扩展Payload、批量安全校验和JPA自动关联的"三板斧"方案,实现了创建需求单时关联多个分类标签的功能。重点包括:1)使用Set接收分类ID列表;2)通过批量IN查询高效校验ID合法性和所有权;3)利用JPA的@ManyToMany注解自动处理中间表操作。该方案确保了数据安全,避免了N+1查询问题,同时保持了代码简洁性,展示了JPA处理多对多关系的最佳实践。原创 2025-08-27 17:50:58 · 631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