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电气补偿与结构设计及数据优化研究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天线和相关连接结构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天线的电气补偿实验、RF 扩展连接单元的结构设计与分析,以及协调器支撑结构自动调整的数据优化展开探讨。
1. 天线电气补偿实验
为了研究天线在不同变形情况下的电气性能补偿,进行了两种变形实验:勺子弯曲变形和悬臂弯曲变形。
1.1 勺子弯曲变形实验
- 变形产生 :通过调整 9 个致动器使天线表面产生勺子弯曲变形。根据摄影测量得到的变形信息,测量得到阵列表面的变形结果,天线表面最大变形为 20.5 mm,是天线工作波长的 0.81 倍。
- 辐射方向图测量 :测量了扫描角度为 0°和 10°时的辐射方向图。在这种变形条件下,天线方向性降低约 2.2 dB,主波束方向和零点位置与未变形波束方向约有 0.4°的差异,半功率波束宽度增加约 0.4°。
- 补偿效果 :补偿后,天线的性能指标有所恢复,但由于补偿方法的限制,旁瓣和零点深度无法恢复到理想状态。具体的电气性能指标对比如下表所示:
|状态|扫描角度(°)|方向性(dB)|波束方向(°)|旁瓣电平(dB)|波束宽度(°)|零点位置(°)|零点深度(dB)|
| ---- | ---- | ---- | ---- | ---- | ---- | ---- | ---- |
|未变形|0|40.09|0.48|-29.32|0.94|0.48|-42.44|
|未变形|10|37.8|10.45|-29.01|0.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