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系统中数据交互的解释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个人用户数据的使用和有时的滥用引发了诸多问题,大型科技公司被要求对其商业模式、政策以及个人隐私和数据使用的保障措施负责。政府、记者和学者都在试图理解计算机内部交易、其内部流程以及计算机外部交易带来的难以预见的社会后果。
Tavistock学者提出了社会技术系统(STS)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时会产生STS,这种相互作用消除了内部和外部交互的功能区别,有助于理解技术与社会系统的不可分割性。对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交互的理解源于Wirth的观点,即代码和数字系统的基础设施都是物理和物质的。
随着数字信息与社会系统的日益融合,区分内部和外部的任务变得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为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解释。以剑桥分析公司和Facebook的案例为例,凸显了当前数据解释的不足。Goodman和Flaxman提出“解释权”,强调数据收集的“为什么”而非“如何”。Facebook的“Data for Good”项目有机会利用其数据来改善对自身STS内交互的解释,设计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和方法有望帮助利益相关者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2. 数据作为资产和系统
2.1 数据与石油的类比
2006年,英国数据科学家Clive Humby提出“数据是新的石油”,强调了数据的价值。然而,数据在物质性和货币交易能力上与石油不同。石油对每个人的效用基本相同,而大多数个人在交易中利用数据的能力远不如像Jeff Bezos这样的人。以亚马逊的购买数据为例,其价值取决于亚马逊的综合STS,包括员工、物流中心、零售店和忠诚度计划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