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的行动的动机系统与推文情感分析研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情感。本文将介绍两个相关的研究,一个是基于目的行动的动机系统,另一个是关于推文的情感分析案例研究。
基于目的行动的动机系统
- 行动分类与精度提升
- 研究对不同行动进行了分类,如旅行、外出就餐、参观博物馆等,并计算了各类行动的正确示例数量、精度(P)、P@10 和 P@Nc≧2 等指标,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 行动 | 正确示例数量 | 精度(P) | P@10 | P@Nc≧2 |
| ---- | ---- | ---- | ---- | ---- |
| 旅行 | 154 | 0.80 | 0.9 | 0.94(15/16) |
| 外出就餐 | 23 | 0.62 | 0.6 | 1.00(2/2) |
| 博物馆 | 25 | 0.81 | 0.9 | 1(3/3) |
| 游乐园 | 9 | 0.82 | 0.8 | 0 |
| 骑行 | 12 | 0.92 | 0.9 | 0 | - 为了减少错误数量、提高精度,研究采取了两步操作:
- 第一步(时态判断):如果目的行动(PfA)的时态为过去时,则将其作为原因/理由移除。
- 第二步(释义判断):如果表示原因/理由的线索表达“seide (due to)”与 PfA 相连,则计算数据集中该句子的示例数量。若该数量高于连接为“tameni (for)”的示例数量,则将 PfA
- 研究对不同行动进行了分类,如旅行、外出就餐、参观博物馆等,并计算了各类行动的正确示例数量、精度(P)、P@10 和 P@Nc≧2 等指标,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