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逻辑与多媒体学习中的图表应用解析

逻辑与多媒体学习中的图表应用解析

1. 叔本华的善恶图表分析

叔本华(1788 - 1860)在其作品和讲座中大量使用了欧拉图表。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图表描绘了大量与善恶相关的概念,在当时逻辑学家很少用图表表示超过三个术语关系的情况下,这个图表显得很独特。

叔本华的作品中逻辑内容较少,但其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 年)包含了一些关于逻辑结构、概念逻辑和元逻辑主题的论述。这些主题在他的主要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 年)中略有修订,并加入了一些欧拉图表。1844 年,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卷中扩展了概念逻辑,增加了判断逻辑和三段论逻辑。而在 19 世纪 20 年代鲜为人知的柏林讲座(1913 年首次出版)中,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图表。善恶图表出现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辩论术部分(§9),在柏林讲座的辩论术中也有一个略有改动的版本。

在叔本华的逻辑(和辩论术)中,每个概念都有一个范围(即外延),这个范围通常与其他范围相关。他用圆圈来表示这些范围之间的关系。尽管他不看重逻辑的实际效用,但对逻辑图表评价很高,认为它们可用于推导三段论所依据的规则。

在 19 世纪后期,设计用于表示三个以上术语的逻辑图表才变得突出。此前,三段论传统的逻辑学家认为只需要处理三个术语,更复杂的问题通常被简化为一系列三段论。例如,欧拉的《致一位德国公主的信》(1768 年)中没有更高阶的图表。直到约翰·维恩才对这个主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他和他的追随者旨在找到一种图形方法来处理涉及任意数量术语的问题。维恩认为自己关于三个以上术语图表的工作是新颖的,只承认波尔查诺有过一次早期尝试。叔本华的善恶图表清晰地表示了众多概念范围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多于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