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格式与教学对图表理解的影响
在数据分析和统计呈现中,图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常见的图表格式有柱状图和折线图,它们在展示数据方面各有特点。那么,不同的图形格式以及相关的教学干预,会对学生理解图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实验设计
为了评估图形格式的影响,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参与者分别使用柱状图或折线图的设计。测试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参与者需要完成前测和后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测试分配 :测试以柱状图或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并随机分发给学生,从而随机分配到每个实验条件(柱状图或折线图)。
2. 教学干预 :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教室,由各自的作者同时进行25分钟的图表解读讲座。选择讲座厅作为教学环境,是为了提高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的有效性。
3. 间隔测试 :两次测试间隔14天,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二次测试。学生告知作者他们被分配的图形条件,作者检查前测和后测是否为同一人完成。
评分方式
每个问题由作者判断为正确或错误。对于有多个响应选项的问题(例如,说出自变量),采用负分制来控制猜测并防止分数虚高。测试的最高总分是31分。
实验结果
- 图形格式的影响 :描述性分析显示,在训练前后,柱状图用户的表现都优于折线图用户,只有在评估基础推理的后测分数中,两组表现非常相似。这表明柱状图格式在描绘三变量数据集方面优于折线图格式。
- 训练的效果 :训练本身提高了学生的表现,但效果因任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