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截肢者可穿戴机电设备深度解析
1. 引言
早在公元早期,就有了关于上肢假肢装置的报道,这表明人类一直努力设计和提供可穿戴的假肢设备,以替代失去的肢体,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当一个人失去肢体时,会面临诸多问题,从身体残疾到心理问题,如自信心丧失甚至抑郁。身体残疾会给截肢者的日常生活、就业以及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困难,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最初,上肢假肢只是纯粹的机械装置,用于抓握物体的功能非常有限,或者仅仅是为了美观。随着技术的进步,它们开始不断发展,任务范围、自由度和与用户的交互性都有所增加。
可穿戴设备(WDs)最初是纯粹的机械系统,随着电气和电子元件的出现,现在大多是纯粹的电子设备。当前的可穿戴设备由一组传感器组成,用于获取和测量身体信息与信号,以进行健康监测和诊断。还有许多可穿戴设备由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用于增强人类能力、康复、提供辅助以及替代因截肢或先天性疾病而失去的肢体,这些被称为机电和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例如机器人外骨骼、矫形机器人和假肢机器人等。
如今,由于工伤和可能导致截肢的疾病(如糖尿病),越来越多的人失去肢体。全球有大量研究团队和公司正在开发假肢可穿戴设备,但这些设备尚未广泛使用,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用户希望拥有价格实惠、形状和功能与失去的肢体相似的设备,但低成本的可穿戴设备仍然非常有限。另一个重大挑战是,由于设备与截肢者之间缺乏双向通信和感官反馈,截肢者感觉设备并非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2. 人类感官反馈与皮肤生理学
每个可穿戴设备都与人类皮肤有物理接触,并通过感官反馈向用户传达不同的感觉。人类的感官反馈通常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触觉被称为“触觉学”,它是研究人类皮肤触觉的科学。触觉使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