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级可穿戴上肢接口的设计原则
1. 可穿戴机器人的可穿戴接口
彼得·卡里亚尼认为,所有技术都是假肢,人类制造的每一件人工制品都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能力。例如,轮子的发明让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够搬运沉重的物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广泛传播使人们能够阅读经典著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让旅行和运输速度提高了 100 倍。
无论发明了什么,每一种新的人工制品都需要设计特定的用户界面(人机界面,HMI),从简单的独轮车把手到现代智能手机的捏合缩放玻璃屏幕。能够正确控制工具与工具本身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而控制是通过 HMI 来实现的。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与 HMI 相关,我们需要灵活且直观的 HMI 来操作各种机电设备。灵活意味着 HMI 要能实现对设备的完全控制,直观则表示它要易于理解和操作,让用户能快速、安全地实现完全控制。
理想的 HMI 只需少量训练,就能让用户充分享受设备带来的功能增强。就像彼得·卡里亚尼所说,它是与假肢无缝、透明且有效的连接,一段时间后,用户会忘记它的存在,像使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使用设备。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肌肉骨骼退化患者、截肢者、中风康复者等。
由于机器人是复杂的人工制品,有时需要在恶劣、无结构的环境中运行,因此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开发用于人机交互的 HMI。本文将探讨专门为控制可穿戴机器人而设计的 HMI,尤其是针对上肢截肢等残疾人士的 HMI,并利用生物信号实现人机协同适应。这些 HMI 面临着诸多挑战,它们需要轻便、低功耗,对信号变化和人类与环境交互的多样性具有鲁棒性。而且,大多数用户的身体功能受到限制,这使得 HMI 的设计更加困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