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NeurIPS人工智能驾驶奥运会回顾与总结
一、赛事概况
本次赛事共收到来自约110位不同用户的约2000份参赛作品,其中大部分聚焦于车道跟随(LF)任务,只有少数参与者考虑了带障碍物的车道跟随(LFV)和按需自动驾驶出行(AMOD)任务。因此,最终比赛被限定为车道跟随任务,选取了车道跟随模拟阶段排名前五的参与者进入决赛。
二、参赛方案分析
- 高伟(新加坡松下研发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
- 灵感来源 :受人类驾驶启发,先对车道和道路潜在曲率进行推理,规划轨迹并执行。
- 感知模块 :处理前置摄像头图像,检测车道、物体和移动车辆,设计语义掩码作为API传递信息。
- 预测模块 :根据感知模块的语义掩码实时重建局部3D环境,将第一人称视角的检测结果转换为鸟瞰图。
- 控制模块 :基于预测的环境“地图”,使用纯追踪控制算法生成控制输入。
- 竞赛经验与教训 :修改开源模拟器获取调试信息,创建自定义工具可视化机器人局部环境的自我中心地图。
- Jon Plante
- 灵感来源 :模拟人类使用左右车道边界将车辆置于车道中心的方式,以边界线在视野远处的交点为目标方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