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从相对论到黑洞的探索
1. 广义协变原理与弯曲时空
1.1 广义运动方程
在狭义相对论中,粒子的四维速度分量为 (v_i = \frac{dx^i}{d\tau}),其中固有时间 (\tau) 与间隔 (s) 满足 (s = c\tau)。在广义相对论中,我们保留这个表达式,但四维加速度发生了变化。为满足广义协变要求,基本方程中的所有量必须是张量,所有导数必须替换为 (7.19) 类型的协变导数,即 (d \to D)。
一个受电磁力场 (f) 作用的测试质量 (m) 的运动方程变为:
[m\left(\frac{d^2x^{\mu}}{d\tau^2} + \Gamma^{\mu}_{\nu\sigma}\frac{dx^{\nu}}{d\tau}\frac{dx^{\sigma}}{d\tau}\right) = f^{\mu}]
自由下落的质量(无外力 (f) 时)遵循时空测地线。常见的抛物线实际上就是一条测地线,尽管我们周围空间的曲率非常小,但时空的曲率是明显可见的。涉及联络系数的项代表了有效的惯性力和引力。
我们可以通过 (g_{\mu\nu} = \eta_{\mu\nu} + h_{\mu\nu}) 来分析,其中 (\eta_{\mu\nu}) 是狭义相对论的极限,(h_{\mu\nu}) 是小的修正项。经过一系列推导,在非相对论极限下,运动方程近似为:
[m\frac{d^2x^i}{dt^2} = -m\frac{\partial}{\partial x_i}\frac{mc^2}{2}h_{00}]
这是牛顿理论的结果,证实了在非相对论极限下,度规张量的 00 元素为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