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模型下的同态网络编码签名方案解析
1. 方案概述
同态网络编码签名方案的构建基于一个有趣的观察:网络编码签名可视为Boneh和Hamburg引入的空间加密原语的一种衍生,就如同基于身份的加密能引出数字签名一样。在空间加密中,私钥与仿射子空间相关联,而密文对应向量。只有当密文向量位于密钥的子空间内时,才能进行解密操作。
通过对[8]中的空间加密方案应用Naor变换,可得到一种选择性安全的网络编码签名,但需进行一些调整,将文件标识符绑定到被签名的子空间上。不过,此变换本身并不具备我们所期望的同态性质。为实现这一性质,我们需从[8]中的空间加密系统导出的特定NCS方案变体入手,并仔细复用相同的随机性来分别对同一子空间的向量进行签名。采用Lewko - Waters技术构建(分层)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可实现完全安全性(与选择性安全相对)。
2. 方案详细构建
2.1 密钥生成(Keygen(λ, n))
- 给定安全参数 $\lambda \in N$ 和整数 $n \in poly(\lambda)$,选择阶为 $N = p_1p_2p_3$ 的双线性群 $(G, G_T)$,其中 $p_i > 2\lambda$,$i \in {1, 2, 3}$。
- 随机选择 $\alpha \stackrel{R}{\leftarrow} Z_N$,$g \stackrel{R}{\leftarrow} G_{p_1}$,$X_{p_3} \stackrel{R}{\leftarrow} G_{p_3}$,$b, a_i \stackrel{R}{\leftarrow} Z_N$,$i = 0$ 到 $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