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蛋白的结构基础与单分子研究
生物钟是生物体内部的计时系统,能让生物预测每日环境变化,并使细胞过程与外部周期相协调。在真核生物中,生物钟振荡器由转录 - 翻译反馈环(TTFL)组成;而在细菌,尤其是蓝藻中,由核心时钟蛋白 KaiA、KaiB 和 KaiC 组成的翻译后振荡器(PTO)是核心计时者,TTFL 则是 PTO 的从属振荡器。
1. KaiC 缓慢特性的结构基础
在蓝藻生物钟系统中,KaiC 的 ATP 水解过程较为缓慢,这一特性有着独特的结构基础。
- ATP 水解反应机制 :C1 ATP 酶活性位点中,一个 ATP 分子位于两个亚基的界面。ATP 水解是一个让裂解水分子攻击末端γ - 磷酸的磷原子,然后将其从 ATP 上裂解下来形成 ADP 和无机磷酸的过程。当裂解水分子沿着 O - Pγ键定义的轴接近时,这种 SN2 型反应能有效进行。以距离磷原子 3 Å 的近线位置作为参考点来衡量晶体结构中水分子的反应活性。
- 水分子的不同构型 :在 ATP 末端γ - 磷酸附近发现了两种类型的水分子。一种是近构型,潜在的裂解水分子与磷原子的距离为 3.8 Å,夹角为 26°;另一种是远构型,水分子与磷原子的距离为 4.6 Å,夹角为 39°。显然,近构型中的水分子更具反应活性,但与其他高活性的 ATP 酶(如 F1 - ATP 酶、肌球蛋白和驱动蛋白)相比,KaiC 中近和远构型的水分子反应活性都较低。
- α7 螺旋的影响 :α7 螺旋的构象变化间接调节裂解水分子的位置。在近构型中,α7 螺旋的 N 端完美封闭;在远构型中则呈松散状态。Ser157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