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yter5notebook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2、服务级别协议管理与使用的研究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服务级别协议(SLA)的生命周期、研究格局及其在电子市场和智能许可等场景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SLA在容量规划、法律协议、作业调度和电子市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SORMA和SmartLM项目如何利用SLA实现资源交易与软件许可虚拟化。同时,文章指出了SLA在法律管辖、许可证管理和违规处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法律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行业标准等策略,并展望了SLA在未来多领域拓展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1-05 12:08:24 · 25 阅读 · 0 评论 -
21、桌面网格研究挑战:现状与未来展望
本文综述了桌面网格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MapReduce在桌面网格中的应用挑战,分析了桌面网格与服务网格、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集成方法,包括超级工作者和滑翔入两种互操作模式。文章还介绍了虚拟化技术在桌面网格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由桌面PC组成的云这一新兴研究方向,并总结了当前在系统设计、大规模部署和算法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面对云计算时代的数据洪流等新挑战,文章提出了数据管理优化和资源调度改进的应对策略,展望了数据桌面网格深化、桌面PC云推进和跨基础设施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1-04 15:50:29 · 15 阅读 · 0 评论 -
20、桌面网格与志愿计算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挑战
本文综述了桌面网格与志愿计算的发展历程、系统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从早期的周期窃取概念到现代的BOINC和XtremWeb等平台,桌面网格已发展为支持高吞吐量计算的重要分布式系统。文章分析了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的特点,探讨了数据分布、存储、处理及输出管理的技术方案,并讨论了将桌面网格集成到电子科学基础设施中的方式与优势。尽管在资源波动性、安全性与可扩展性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原创 2025-11-03 12:35:26 · 15 阅读 · 0 评论 -
19、云时代的网络监控:VLAN 技术与应用
本文探讨了VLAN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及其对网络监控的深远影响。分析了Amazon EC2和VMware等商业产品中VLAN的实现方式,比较了用户侧与服务提供商侧的网络监控需求与策略。文章指出,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网络监控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实时化方向演进,面临数据量大、网络复杂性和安全威胁等挑战,并提出了嵌入式监控、标准集成和动态部署等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1-02 16:09:56 · 13 阅读 · 0 评论 -
18、云计算时代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监控
本文探讨了云计算时代下系统管理与网络监控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重点分析了复杂应用的非侵入式监控与修复、桌面网格的自我管理机制,以及基于IEEE802.1Q协议的VLAN技术在网络虚拟化中的应用。文章还比较了用户与提供商在网络监控中的不同关注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如智能监控、多VLAN统一管理与安全集成。通过系统管理与网络监控的综合应用,可显著提升云环境的可靠性、性能与安全性。原创 2025-11-01 16:57:10 · 15 阅读 · 0 评论 -
17、分布式系统的自我管理与自适应机制探索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系统的自我管理与自适应机制,重点分析了在大规模网格、对等网络和桌面网格环境中面临的挑战。通过引入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弹性管理与自适应调整,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同时,借鉴自然界中的群体智能,采用蚁群等生物启发算法构建自组织分布式系统,增强了服务发现与组合的效率。文章还讨论了复杂应用的监控与修复体系设计,以及提升桌面网格可用性的关键方法,为未来分布式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原创 2025-10-31 14:46:45 · 39 阅读 · 0 评论 -
16、增强 XACML 以实现连续使用控制功能的提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XACML以实现连续使用控制功能的策略语言U-XACML,通过引入属性可变性和策略执行连续性,扩展了传统XACML在长时间访问场景下的能力。结合UCON模型的核心思想,U-XACML支持在访问前、中、后阶段动态更新属性、持续评估策略并触发义务操作。文章详细阐述了U-XACML的语法结构、语义定义及执行架构,设计了包含PEP、PDP、属性管理器和传感器的系统组件,并提出了三种数据流模型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通过网格计算服务的安全策略示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总结了主要贡献,对比了原创 2025-10-30 14:00:45 · 17 阅读 · 0 评论 -
15、网格资源上的工作流映射:蒙太奇工作流实验
本文研究了在网格资源上对Montage科学工作流进行任务调度的三种启发式算法:局部策略Min-min与两种全局策略HBMCT和WBA。通过在不同图结构(57-task原始Montage与55-task调整版)、不同信息质量(QoI)以及任务执行时间差异下的实验,发现对于规则对称的工作流结构,Min-min的性能与复杂全局方法相当;而在非对称或并行度更高的结构中,全局策略优势明显。研究表明,图结构是影响调度性能的关键因素,且运行时不确定性显著影响整体执行时间,提示运行时重新调度的重要性。原创 2025-10-29 11:53:24 · 13 阅读 · 0 评论 -
14、资源聚合决策模型与工作流调度策略研究
本文研究了资源聚合中的决策模型与工作流调度策略。在资源聚合方面,对比了Promethee、MAUT和Onicescu三种决策模型,实验表明Promethee在高负载和不均匀资源分布下表现最优,能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并降低交易风险;在工作流调度方面,分析了局部(如Min-min)与全局(如HEFT)调度策略的性能差异,发现对于规则对称的DAG两者性能接近,而在复杂结构中全局策略更具优势。研究表明,应根据网络环境和DAG结构选择合适的模型与策略,以实现高效资源利用和任务调度。未来可探索多模型融合及动态环境下的优化原创 2025-10-28 12:36:16 · 13 阅读 · 0 评论 -
13、对等架构中资源聚合的决策模型研究
本文研究了对等(P2P)架构中资源聚合的决策模型,探讨了Onicescu、Promethee和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的全局效用模型在不同资源分布和服务请求负载下的性能表现。通过模拟实验评估了各模型在全局用户满意度、交易成功率和支付成本等方面的优劣,分析了其适用场景。结果表明:全局效用模型在资源均匀分布时成本控制最优;Onicescu主观模型更适应资源不均环境;Promethee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通用性。研究为P2P环境下面向服务架构的资源聚合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27 13:09:02 · 14 阅读 · 0 评论 -
12、多非功能关注点的自主管理
本文探讨了多非功能关注点在复杂系统中的自主管理机制,重点分析了共识构建过程、AM层次结构初始化、基于规则的管理器实现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其应用流程。文章提出了处理组合性问题、分布式协调和规则冲突的技术解决方案,对比了现有自主管理策略的优劣,展望了智能化、多领域融合、自适应优化及安全隐私保护等未来发展趋势,为构建高效、稳定的自主管理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26 10:18:50 · 11 阅读 · 0 评论 -
11、动态资源发现协议中的流量优化与行为骨架多非功能关注点自主管理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系统与并行计算中的两个关键方向:基于DHT的动态资源发现协议的流量优化与行为骨架中多个非功能关注点的自主管理。在流量优化方面,通过建模发布周期、衰减因子与缓存旧度,分析了REMED等策略对网络带宽和消息数量的显著节省效果;在多关注点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行为骨架的框架,结合管道、任务农场等模式,实现性能、安全、能耗等非功能需求的协同管理。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指出了流行度优化、负载均衡、协调策略等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效率与可靠性。原创 2025-10-25 15:25:58 · 12 阅读 · 0 评论 -
10、基于DHT的动态资源发现协议的流量优化
本文探讨了基于DHT的动态资源发现协议中的流量优化策略,提出通过软状态缓存减少路由开销和基于局部流行度跳过低频属性发布的两种优化方法。结合成本模型与真实数据模拟实验,分析了缓存大小、节点更替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优化策略在降低网络流量、提升系统效率方面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实际部署中的配置建议。原创 2025-10-24 15:38:21 · 12 阅读 · 0 评论 -
9、分布式资源发现算法与优化策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发现算法与优化策略,重点介绍了DQ-DHT和REMED等算法。DQ-DHT结合动态查询与DHT结构,有效减少网络流量;REMED通过缓存和属性流行度优化发布过程,降低带宽消耗。文章还分析了Structella、Loo等人混合系统及Zaharia与Keshav的八卦算法,并对比了各算法在查找性能、发布开销和适用场景中的表现。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动态环境适应性、多属性查询优化与算法融合。原创 2025-10-23 12:08:49 · 12 阅读 · 0 评论 -
8、DQ-DHT算法在网格信息服务中的实验评估
本文对DQ-DHT算法在网格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评估。该算法基于Chord分布式哈希表,通过动态调整搜索范围实现高效资源定位,尤其在低匹配概率场景下显著减少了网络消息量。研究构建了包含8500个超级节点的系统原型,对比了DQ与DQ-DHT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DQ-DHT能有效避免消息重复,精准控制查询开销,提升系统效率。文章还总结了算法优势,提出了实际应用建议,并展望了其与人工智能融合、跨平台拓展等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22 13:02:31 · 15 阅读 · 0 评论 -
7、分布式系统监控与资源发现算法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分布式系统中的监控与资源发现算法。首先介绍了SemMon监控工具结合ProActive套件在C3D应用程序上的应用,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显示监控会带来约8.6%的开销。随后详细阐述了DQ - DHT算法,该算法融合动态查询(DQ)与Chord DHT广播机制,有效减少查询过程中的网络流量。通过在Grid’5000上的实验验证,DQ - DHT显著优于传统DQ算法。最后提出未来优化方向,包括SemMon架构改进和DQ - DHT在复杂场景中的进一步应用。原创 2025-10-21 10:01:37 · 10 阅读 · 0 评论 -
6、分布式数据挖掘与ProActive套件集成的语义监测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数据挖掘框架与ProActive Parallel Suite及语义监测工具SemMon的集成方案。ProActive提供强大的并行与分布式计算能力,而SemMon通过语义分析增强系统监测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扩展SemMon的本体与适配器,并重构注册机制以支持动态环境建模,实现了对ProActive系统的高效、智能监测。该集成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云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将聚焦于提升JMX通知可靠性、优化大规模数据处理性能以及增强语义模型的可扩展性。原创 2025-10-20 09:14:28 · 12 阅读 · 0 评论 -
5、利用公共资源计算框架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2P协议的去中心化公共计算框架,用于高效执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任务。该框架通过动态匹配作业与节点资源、利用分布式缓存服务器实现数据高效分发,适用于具有大量作业、数据重用和大数据量特征的应用场景。以频繁闭项集挖掘(FCIM)为例,结合MT-Closed算法,展示了框架在真实测试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矿工和数据缓存器数量可显著缩短执行时间并提升加速比,且全量下载缓存策略(策略#2)在高并发、低数据重叠场景下优于部分下载策略。该框架为分布式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志愿者计算解决原创 2025-10-19 09:34:27 · 10 阅读 · 0 评论 -
4、通过短期故障预测提高网格的可靠性及分布式数据挖掘框架研究
本文研究了通过短期故障预测提高网格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框架以克服传统公共资源计算系统中集中式架构的局限性。在故障预测方面,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重采样、离散化和标签分配等预处理步骤,构建基于分类器的预测模型,实验比较了C4.5、AdaBoost等多种算法在不同属性下的召回率与精确率,发现AdaBoost结合Stumps表现最优。针对BOINC和XtremWeb等平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采用P2P协议和分布式缓存服务器的去中心化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事务性数据集中频繁项集的并行挖掘,结原创 2025-10-18 09:34:05 · 14 阅读 · 0 评论 -
3、构建基于大规模BLOB管理服务的网格文件系统及提升网格可靠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大规模BLOB管理服务的网格文件系统Gfarm/BlobSeer的性能与扩展性,并探讨了提升网格可靠性的短期故障预测方法。通过在Grid'5000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Gfarm/BlobSeer在不同访问模式下的I/O吞吐量表现,尤其在并发场景下显著优于传统Gfarm系统。同时,利用FailBase存储库中的EGEE网格数据,结合多种监控源(如BDII、GStat、SmokePing和SAM),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网格站点故障的短期预测,提升了资源调度效率与系统可靠性。研究还展示了系统的可扩原创 2025-10-17 12:33:47 · 13 阅读 · 0 评论 -
2、基于大规模BLOB管理服务的网格文件系统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Gfarm网格文件系统与BlobSeer大规模BLOB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对象文件系统,旨在解决核物理、健康、宇宙学等领域中大规模、分布式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并发访问问题。通过融合Gfarm的全局命名空间、POSIX接口和安全管理机制,以及BlobSeer的数据条带化、分布式元数据管理和无锁并发访问能力,构建了一个支持TB级文件、高吞吐、低延迟的可扩展网格文件系统。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系统的架构特点、集成方案(远程访问与直接访问模式),并通过Grid’5000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其在不同并发场景下的性原创 2025-10-16 10:17:41 · 15 阅读 · 0 评论 -
1、XtreemOS:云基础设施与联盟的坚实基础
XtreemOS是一个基于Linux的网格操作系统,原生支持虚拟组织(VO),旨在解决传统网格环境中资源共享复杂、管理困难的问题。它通过集成化的服务架构,提供可扩展性与透明性,支持独立管理域间的资源联合。XtreemOS不仅兼容Linux和网格应用,还能在IaaS云环境中集成虚拟机,形成统一的云集群,并实现跨云平台的资源联盟。其核心组件包括VO管理、应用执行管理、XtreemFS文件系统等,适用于科研计算、企业云计算和移动应用开发等多种场景,为未来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原创 2025-10-15 09:36:03 · 37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