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含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交流电会受到一种阻碍作用,这就是阻抗,常用 Z 表示,它是一个复数,实部是电阻,虚部是电抗。电容产生的阻碍作用是容抗,电感产生的是感抗,二者共同构成电抗。
阻抗类型:
- 特性阻抗:在计算机、无线通讯等电子信息产品的 PCB 线路中,传输的能量是电压与时间构成的方形波信号(脉冲),其遭遇的阻力就是特性阻抗。
- 差动阻抗:驱动端输入极性相反的两个相同信号波形,通过两根差动线传送,在接收端相减,两线之间的阻抗 Zdiff 就是差动阻抗。
- 奇模阻抗:两线中一线对地的阻抗 Zoo,且两线阻抗值相同。
- 偶模阻抗:驱动端输入极性相同的两个相同信号波形,将两线连在一起时的阻抗 Zcom 为偶模阻抗。
- 共模阻抗:两线中一线对地的阻抗 Zoe,两线阻抗值一致且通常比奇模阻抗大。
PCB 线路板做阻抗的原因:
- 接插与性能:PCB 线路(板底)要接插电子元件,接插后导电性能和信号传输性能很关键,所以希望阻抗越低越好,这样能保障电子元件正常工作和信号的良好传输。
- 工艺要求:PCB 线路板生产过程中有沉铜、电镀锡(或化学镀、热喷锡)、接插件焊锡等环节,这些环节使用的材料必须电阻率低,如此才能保证线路板整体阻抗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确保正常运行。
- 镀锡问题:镀锡是 PCB 线路板制作中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影响阻抗的关键。化学镀锡层易变色(氧化或潮解)、钎焊性差,会导致线路板焊接困难、阻抗过高,进而影响导电性能和整板稳定性。
- 信号传输:PCB 线路板的导体中有各种信号传递。当提高传输速率、增加频率时,如果线路因蚀刻、叠层厚度、导线宽度等因素变化,阻抗值会改变,使信号失真,降低线路板使用性能,所以要控制阻抗值。
阻抗对 PCB 电路板的意义:
在电子行业,化学镀锡层有易变色、钎焊性差、阻抗高、易长锡须等问题,这些会导致 PCB 线路短路、烧毁甚至着火。PCB 线路板主体线路是铜箔,焊点是镀锡层,电子元件通过焊锡膏(或焊锡线)焊接在镀锡层上,也就是通过锡镀层与铜箔连接,所以锡镀层的纯度和阻抗至关重要。
在未接插电子元件时,检测阻抗时仪器探头是通过接触锡镀层与铜箔连通电流的,所以锡镀层是关键,它影响阻抗和整板性能,还容易被忽略。除金属单质外的化合物大多是电的不良导体,锡镀层中若有这类物质,其电阻率和阻抗会很高,足以影响数字电路电平或信号传输,使特征阻抗不一致,影响线路板和整机性能。
PCB 板底的镀层物质和性能是影响整板特征阻抗的主要和直接原因,由于镀层会老化、受潮电解,其产生的阻抗问题更具隐蔽性和多变性。这种隐蔽性一是肉眼不可见(包括变化),二是不能持续稳定测量,它会随时间和环境湿度改变,容易被人忽视,但却对 PCB 板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关乎 PCB 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