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聚类算法的抽象研究
1. 特征 - 聚类(族)项抽象
在特征 - 聚类(族)项抽象的研究中,我们致力于解决树结构与特征 - 聚类族项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概念和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
1.1 因式分解与反因式分解
为了避免 FC 项不同表示形式带来的混淆,我们定义了因式分解和反因式分解的规则。
- 因式分解 :通过属性 (A \in A),将 FC 项转换为因式分解形式,规则为 “(f \cdot \tau_1 + f \cdot \tau_2 \xrightarrow{A} f \cdot (\tau_1 + \tau_2))”,其中 (f \in A)。对项 (\tau) 应用该规则后的标准形式记为 (\tau \downarrow_A),FC 项的因式分解形式集合记为 (FC \downarrow)。例如,((r \cdot s \diamond S + r \cdot c \diamond S + b \cdot s \diamond S) \downarrow_{color} = r \cdot (s \diamond S + c \diamond S) + b \cdot s \diamond S)。
- 反因式分解 :规则为 “(f \cdot (\tau_1 + \tau_2) \rightarrow_d f \cdot \tau_1 + f \cdot \tau_2)”。应用该规则得到的标准项称为非因式分解项,项 (\tau) 的非因式分解形式记为 (\tau \uparrow),FC 项的非因式分解形式集合记为 (FC \uparrow)。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0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