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5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68、多共识聚类:迭代合并/分裂方法详解
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多共识聚类方法,通过频繁闭项集(FCI)从聚类成员矩阵中提取聚类模式,并利用迭代合并/分裂策略生成多个共识聚类解决方案。该方法无需预先指定聚类数量,通过决策阈值(DT)和合并阈值(MT)控制聚类构建过程,结合共识树可视化分析,帮助用户识别稳定聚类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真实与合成数据集上均取得优异的聚类质量,且执行效率高,尤其适用于缺乏先验知识的大规模聚类任务。原创 2025-10-23 09:54:54 · 16 阅读 · 0 评论 -
67、软件质量预测与聚类共识方法研究
本文探讨了软件质量预测与聚类共识方法两个关键问题。研究发现,仅依赖内部源代码指标无法准确预测软件质量,预测准确率上限约为61%。针对聚类分析中的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繁闭项集(FCI)的共识聚类方法,通过构建簇成员矩阵并挖掘聚类模式,生成多个共识解并以层次结构表示,提升了聚类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优于传统共识聚类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致力于算法优化、跨领域应用及与深度学习等技术融合。原创 2025-10-22 15:11:04 · 15 阅读 · 0 评论 -
66、能否准确预测软件项目的成熟度?
本文探讨了能否仅使用内部软件指标准确预测软件项目的成熟度。通过在3392个开源项目上应用六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二元和多类分类实验,并结合反向消除特征选择方法,研究发现基于现有软件指标的预测性能接近随机水平,无法实现高精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软件指标在预测成熟度方面存在局限性,尤其是Alpha阶段的高变异性增加了分类难度。未来需结合过程指标等其他因素以提升预测准确性。原创 2025-10-21 14:14:48 · 19 阅读 · 0 评论 -
65、频繁子图挖掘与软件项目成熟度预测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FSMS频繁子图挖掘算法及其在化学数据集上的高效表现,相较于传统方法避免了昂贵的同构计算,显著提升了性能。同时探讨了基于内部源代码指标预测软件项目成熟度(LoM)的局限性,实证研究表明其准确率低于61%,κ系数极低,说明仅依赖内部指标难以实现有效预测。未来方向包括FSMS的分布式优化与内存改进,以及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增强特征选择和引入可视化交互技术提升LoM预测能力。原创 2025-10-20 11:49:13 · 13 阅读 · 0 评论 -
64、鱼类追踪与频繁子图挖掘算法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小群体鱼类个体检测与实时追踪的方法,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生态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频繁子图挖掘算法FSMS,该算法通过映射集消除同构计算,提升挖掘速度。文章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应用前景、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涵盖多传感器融合、深度学习优化、分布式计算等趋势,展示了数据驱动方法在生物监测与图数据分析中的潜力。原创 2025-10-19 14:25:30 · 18 阅读 · 0 评论 -
63、排名聚合算法选择与特征选择的结合及鱼类跟踪方法
本文探讨了排名聚合算法与特征选择的结合方法,提出基于元学习的过滤特征选择集成框架,并分析了不同元特征在AGPL生成数据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注意力区域的鱼类跟踪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注意力区域和优化轮廓匹配,在高密度鱼群中实现高精度身份保持跟踪,平均准确率达99%。文章还讨论了该跟踪方法在水质监测、水产养殖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算法优化与拓展方向。原创 2025-10-18 13:57:28 · 15 阅读 · 0 评论 -
62、排名聚合算法选择与特征选择的融合
本文研究了排名聚合算法选择与特征选择的融合方法,提出基于元学习的框架来预测最佳排名聚合算法。通过引入多种排列空间度量和生成模型(如AGPL-A/B/C),结合BMFA、AMFA、PMFA等元特征提取方法,并应用特征选择算法优化元特征空间,构建高效的算法推荐系统。实验表明,在不同数据生成条件下,MMFSA-Z结合SVM分类器在AGPL-A上表现最优。进一步地,该系统被应用于特征选择问题,形成一种基于集成的新型特征选择流程,提升了特征选择的准确性与效率。未来可拓展至生物信息学、图像识别等领域,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原创 2025-10-17 09:38:37 · 14 阅读 · 0 评论 -
61、多领域技术:信任量化、卵巢组织检测与光谱信号分析
本文综述了多领域技术在信任量化、卵巢组织检测和光谱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信任量化框架通过RTS、TBP和PTS等机制实现对信息可靠性的系统评估,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和学术文献筛选;卵巢组织检测采用改进的图像处理与分类方法,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实现超过96%的识别准确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光谱信号分析结合Delta调制与多种距离度量,实现了高效自动识别,Damerau-Levenshtein距离分类准确率达91.2%。这些技术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与优化空间。原创 2025-10-16 11:08:48 · 16 阅读 · 0 评论 -
60、社交媒体文本文件信任量化的通用框架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社交媒体文本文件信任量化框架,通过特征提取、关系挖掘和三步信任挖掘方法,结合元数据与关系信息,构建简化节点社交图(RSGR),实现对非结构化文本的信任度评估。该方法有效提升了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准确率超过80%,适用于多种文档类型,并为未来信任度研究提供了可扩展的基础。原创 2025-10-15 12:46:57 · 20 阅读 · 0 评论 -
59、去中心化在线社交网络中基于流言的行为群体识别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去中心化在线社交网络(DOSNs)中基于流言的分布式聚类方法,利用Newscast EM算法实现用户行为群体的识别。通过初始化、周期性交换和接收三个阶段,用户在本地维护并更新聚类模型的局部参数估计,最终在无需集中式协调的情况下快速收敛至全局参数。实验基于真实Facebook数据集,验证了算法在不同聚类数量下的收敛性能,并分析了朋友数量、活动水平等关键特征对用户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还探讨了系统在用户动态加入与退出情况下的鲁棒性,并总结了七类主导用户行为模式。未来工作将聚焦于自动确定最优聚类数、原创 2025-10-14 13:55:40 · 12 阅读 · 0 评论 -
58、去中心化在线社交网络中基于流言的行为群体识别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去中心化在线社交网络(DOSNs)中基于流言的行为群体识别方法,采用Newscast EM这一分布式聚类算法,结合随机用户选择与路径优化机制,在无需中央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对用户社交与个人行为模式的联合建模。该方法通过期望最大化(EM)框架下的本地参数估计与基于流言的消息交换,有效识别具有相似行为模式的用户群体。方案兼顾用户隐私保护、低通信开销和系统鲁棒性,并在真实Facebook图上验证了其聚类准确性接近集中式方法,显著优于传统社区检测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规模动态网络中具备良好的可扩原创 2025-10-13 13:38:20 · 15 阅读 · 0 评论 -
57、类别聚类算法的抽象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环的特征 - 聚类代数形式化方法,用于抽象表示分类聚类算法中的树结构,特别是CCTree。通过定义因式分解、反因式分解、意义关系、属性划分、有序统一和良构项等概念,建立了特征 - 聚类族项与森林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机制,并证明了相关定理,表明该代数系统能完全抽象有序特征 - 聚类项的结构。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判断一个项是否对应CCTree结构的充要条件,并探讨了其在更广泛数据挖掘算法中的应用前景,如并行聚类与特征选择。原创 2025-10-12 16:08:31 · 15 阅读 · 0 评论 -
56、分类聚类算法的抽象表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环的特征-聚类代数方法,用于抽象表示基于特征的分类聚类算法CCTree。通过构建特征半环、元素半环和项半环,并定义满足关系与相关运算,实现了对CCTree树结构的形式化建模。研究证明了该代数系统为幂等交换半环,并给出了树结构与代数项之间的相互转换机制及识别CCTree项的关系体系。该方法为分类聚类算法提供了可计算、可推理的抽象框架,有助于提升聚类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无监督学习中的形式化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10-11 14:40:30 · 13 阅读 · 0 评论 -
55、精准的道路车辆检测方法解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网络(FCN)的精准道路车辆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VGG-16作为预训练模型,通过替换全连接层为1×1卷积层实现端到端的像素级预测,并采用多尺度输入推理以适应不同大小和宽高比的车辆。为提升检测精度,引入贪心迭代搜索与线性SVM分类器对初始边界框进行细化。实验在PASCAL VOC 2007和LISA-Q Front FOV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召回率、精确率和运行效率方面均优于R-CNN和DPM等传统方法,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实际应用前景,适用于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等场景。原创 2025-10-10 10:50:53 · 13 阅读 · 0 评论 -
54、离散数据多标签分类特征降维与道路车辆精准检测
本文探讨了离散数据多标签分类中的特征降维方法及其在图像识别与场景分析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多个评估指标上优于传统ML-KNN方法,且MDDM特征选择效果优于模拟退火。同时,文章提出基于深度全卷积网络(FCN)的道路车辆精准检测框架,通过多尺度输入、置信度图生成、非极大值抑制和SVM细化等步骤,显著提升了检测的精度与速度,克服了传统手工特征方法泛化能力差、效率低的问题。未来趋势包括技术融合、大规模数据处理与模型可解释性提升,相关技术在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9 12:34:45 · 13 阅读 · 0 评论 -
53、离散数据多标签分类的特征约简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离散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通过构建隶属度矩阵进行分类,并引入MDDM和模拟退火两种特征约简方法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特征约简有效提升了分类性能,相比mL-kNN算法在多个评估指标上表现更优。文章详细介绍了数据离散化、矩阵构建与更新、测试分类流程及阈值选择策略,同时给出了完整的评估体系与操作建议,为离散型多标签分类任务提供了可行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08 16:08:41 · 13 阅读 · 0 评论 -
52、处理概念漂移的特征选择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数据流中概念漂移问题的新型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基于分层概率模型与监督变量选择,结合分组坐标下降和近似动态规划技术,交替优化超平面参数与特征权重。通过二次近似贝尔曼函数实现高效计算,并利用SVM框架融合历史信息进行漂移建模。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合成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如KDDCup’99)上均能有效识别关键特征,显著降低分类误差,且迭代过程收敛迅速(10-15步),优于OzaBagAdwin、SingleClassifierDrift和AdaHoeffdingOptionTree等主流算法原创 2025-10-07 15:09:55 · 16 阅读 · 0 评论 -
51、数据流分类中处理概念漂移的特征选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正则化的分层概率模型,用于处理数据流分类中的特征选择与概念漂移问题。通过构建具有马尔可夫性质的漂移判别超平面模型,并结合贝叶斯框架下的两层先验结构,该方法能够动态评估特征重要性,自适应地选择最具信息价值的特征子集,有效应对概念漂移带来的挑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拟和真实数据集上均优于传统方法,具备高分类准确率、良好的特征选择能力及较好的实时性,适用于交通管理、传感器网络、金融欺诈检测和天气预报等多个动态环境下的应用场景。未来工作将聚焦于计算效率优化、多技术融合及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拓展原创 2025-10-06 16:21:59 · 16 阅读 · 0 评论 -
50、医疗领域的数据挖掘应用:患者旅程与医生社交网络研究
本文探讨了数据挖掘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完整旅程以及医生社交网络对处方行为的影响。通过Apriori算法发现患者治疗中的强关联规则,利用haversine距离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医生社交网络并识别关键意见领袖,同时采用基于d3的平行坐标系统实现高维医疗数据的交互式可视化。研究揭示了性别、年龄与药物refill行为的关系,分析了医生采纳新疗法的扩散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在诊断流程整合、转诊网络建模和增强可视化功能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05 10:37:57 · 22 阅读 · 0 评论 -
49、基于图形依赖建模的模拟器原型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依赖建模的模拟器原型设计方法,利用约束贝叶斯网络(CBN)从数据中学习物理系统的依赖关系,并结合多模型回归进行节点值预测。通过服务器和存储文件系统两个实验验证,CBN在模拟效率和准确性方面优于结合MARS的方法,尤其在减少误差传播方面表现突出。文章详细介绍了模拟方案、依赖建模、节点预测及效率评估流程,展示了CBN在复杂物理系统建模中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4 11:16:34 · 16 阅读 · 0 评论 -
48、最大孤立团枚举与模拟器原型设计
本文探讨了两个复杂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技术:最大孤立团枚举算法与基于图形依赖建模的模拟器原型设计。在图论方面,提出通过剪枝无用后缀候选和优化扩展策略来高效枚举最大τ-孤立团,并在多个真实网络上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在系统模拟方面,介绍了一种通用框架,利用性能参数数据集构建贝叶斯网络DAG模型,并结合MARS与贝叶斯回归方法实现高精度模拟,NMAE误差低至3.75%~4.6%。该方案为非领域专家提供了快速构建物理系统原型模拟器的有效路径。原创 2025-10-03 10:12:01 · 17 阅读 · 0 评论 -
47、最大孤立团枚举算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优先团搜索的最大τ-孤立团枚举算法,通过引入可变j-核概念和隔离因子τ,灵活控制顶点集的孤立性。算法利用理论性质在搜索过程中进行有效剪枝,排除无用扩展,并针对虚假K-候选顶点提出检测与优化策略,显著提升效率。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百万级顶点的大规模网络中仍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社交网络、生物网络等复杂图数据的分析任务。原创 2025-10-02 14:06:24 · 13 阅读 · 0 评论 -
46、酶功能分类与孤立团枚举相关研究
本文探讨了酶功能分类与孤立团枚举的相关研究。在酶功能分类中,通过引入负模式约束活性基序的泛化过程,显著提升了分类精度,并结合简单投票方法构建可解释性强的分类器。实验表明,带负模式的活性基序在多种投票策略下均优于传统方法,尤其最大精度投票表现最佳。在孤立团枚举方面,提出基于可变j-核性的最大τ-孤立团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团模型忽略中小型社区及c-孤立团检测局限的问题,其深度优先枚举算法适用于大规模网络。两类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与社交网络分析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算法性能并探索交叉应用。原创 2025-10-01 16:12:04 · 15 阅读 · 0 评论 -
45、MapReduce GNG算法与可理解的酶功能分类方法
本文介绍了两种分别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要方法:基于MapReduce范式的GNG算法和使用带负模式的反应基序进行酶功能分类的方法。MapReduce GNG算法通过并行化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提升了计算效率,实验表明其在集群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但受通信与同步成本限制。可理解的酶功能分类方法利用反应基序及其负模式,在保证高覆盖率的同时提高了分类精度,并为生物学家提供可解释的功能机制线索。两者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在可解释性与并行计算思想上具备互补潜力,未来可通过融合优化进一步提升性原创 2025-09-30 13:19:53 · 14 阅读 · 0 评论 -
44、基于MapReduce的可扩展集群环境增长神经气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的可扩展集群环境下的增长神经气(GNG)算法变体,旨在高效处理大规模分布式数据集的聚类分析。该算法结合批处理策略与MapReduce并行计算模型,通过中央驱动、Map和Reduce三个阶段实现GNG的分布式训练,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行效率。文章详细描述了算法架构、复杂度与通信成本,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不同集群规模和数据量下的可扩展性与性能优势,适用于如ICIx等需要拓扑保持聚类的实际应用场景。原创 2025-09-29 16:11:46 · 14 阅读 · 0 评论 -
43、随机森林剪枝与空间数据集热点发现
本文探讨了随机森林剪枝与空间数据集热点发现的两种关键技术。在随机森林剪枝方面,提出通过收集经典随机森林的统计信息并利用学习学习算法预测最优剪枝阈值,从而减少冗余树数量,在保持甚至提升分类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模型效率。实验表明剪枝后的随机森林在26个数据集中有22个表现优于或相当于原模型,且具有更低的泛化误差上界。在空间数据集热点发现方面,采用基于图的方法,通过构建Gabriel邻域图、识别种子区域、堆驱动的热点生长及生成Voronoi多边形模型,有效挖掘出具有高相关性或低方差等有趣模式的空间区域,并在日本和韩国原创 2025-09-28 14:43:28 · 15 阅读 · 0 评论 -
42、通过学习学习算法对随机森林进行剪枝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tthews相关系数(MCC)对随机森林进行选择性剪枝的方法,通过评估每棵树的加权MCC并依据百分位数阈值剪去性能较弱的树,在不影响泛化能力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模型规模并提升分类准确率。为避免迭代寻找最优阈值,构建了引导随机森林(RFg)作为学习学习算法,利用经典随机森林的统计元数据自动推荐最优剪枝百分位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个UCI数据集上平均剪枝率达78%,且多数情况下准确率持平或提升,有效平衡了模型复杂度与性能。原创 2025-09-27 16:11:45 · 17 阅读 · 0 评论 -
41、5G 网络中时域流量模式的学习与应用
本文探讨了在5G无线接入网(RAN)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重点研究小区级时域流量模式的识别与分类。通过监督学习方法对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采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等分类工具,在节能和频谱规划两个用例中实现了高效的知识发现。实验结果表明,SVM在准确性和与专家判断的一致性方面表现最优,验证了AI驱动方法在提升5G网络自动化管理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26 12:34:35 · 17 阅读 · 0 评论 -
40、多元地质统计数据中发现内在聚类的聚类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空间依赖性的凝聚层次聚类方法,用于在多元地质统计数据中发现内在聚类。该方法基于非参数核估计器构建直接和交叉变异函数,定义样本位置间的相异度度量,并结合轮廓系数确定最佳聚类数量。通过应用于澳大利亚国家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生成空间连续的聚类,优于传统方法如K-均值、Ward聚类及现有地质统计聚类方法。文章还分析了关键变量对聚类的贡献,并总结了方法在无需模型假设、适用于不规则数据等方面的优点,最后提出了数据预处理、超参数调整和结果验证等实际应用建议。原创 2025-09-25 15:45:31 · 17 阅读 · 0 评论 -
39、LiveDoc与遗传算法在信息处理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LiveDoc与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直方图均衡化(GAMHE)在信息处理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LiveDoc通过LDA和HDP等主题建模技术,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源中提取上下文信息,实现文档内容的智能增强,提升用户阅读体验;GAMHE利用遗传算法自适应寻找直方图最优分割点,在增强图像对比度的同时有效保留原始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各自领域均优于传统方法。文章还探讨了二者的优势、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技术融合、算法优化和跨领域应用的前景。原创 2025-09-24 16:37:10 · 13 阅读 · 0 评论 -
38、LiveDoc:利用主题建模技术展示上下文信息
LiveDoc 是一个利用主题建模技术为文档提供上下文背景信息的原型系统,旨在帮助读者在信息过载时代更好地理解新闻、博客等文本内容。系统通过命名实体识别、上下文邻域定义、主题分布计算与语义相似度匹配等方法,从维基百科、Freebase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源中精准提取与文档主题相关的单一实体及实体对信息。实验结果表明,LiveDoc 在BBC新闻和名人演讲数据集上能有效提供高相关性的上下文支持。尽管存在对参考源质量依赖和处理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未来可通过拓展数据源、优化算法和提升系统性能进一步增强其应用价值。原创 2025-09-23 13:17:57 · 14 阅读 · 0 评论 -
37、数据挖掘与图像分类技术研究
本文探讨了三种先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基因算法用于频繁项集与大咬集检测,展现出在复杂数据中寻找合理解的能力;多视图学习结合差异图像特征显著提升了X射线晶体学图像的分类准确率;C-KPCA通过自定义核函数和SVD降维,在癌症分类中实现了高精度与稳定性。文章还对三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与融合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9-22 13:10:57 · 13 阅读 · 0 评论 -
36、基于元数据聚类多任务学习与遗传算法的数据挖掘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元数据聚类的多任务学习在网络社区线程挖掘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遗传算法从二进制数据集中挖掘频繁项集和大咬项集的方法。实验表明,重建回复图在合适参数下可有效替代显式回复图,sCMTL算法在多任务学习中表现最优;遗传算法通过定制适应度函数成功解决双目标优化问题。两种方法在网络社区分析、信息检索和市场营销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9-21 12:04:18 · 14 阅读 · 0 评论 -
35、基于元数据的聚类多任务学习用于线程挖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软聚类多任务学习(sCMTL)方法,用于解决网络社区中线程挖掘任务面临的高维特征空间和样本稀疏问题。通过提取线程的回复结构和加权主题分布作为元数据,并利用图核和谱聚类对元数据进行建模与聚类,进而构建多个相关学习任务。提出的sCMTL算法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实现任务的软分配,通过交替优化权重矩阵和分配概率,有效挖掘任务间的语义关联。在iPad问答板和Slashdot.org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均方误差和准确率上均优于单任务学习和传统聚类多任务学习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原创 2025-09-20 13:05:37 · 16 阅读 · 0 评论 -
34、社交网络与社区线程挖掘的创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社交网络链接符号预测方法,将信任与不信任关系建模为用户对用户的推荐问题,结合矩阵分解与社交心理学理论,综合考虑用户自身偏好、邻居影响及社交圈子结构因素,在Epinions和Slashdot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性能。同时,针对网络社区讨论线程的信息挖掘问题,提出基于元数据的聚类多任务学习方法,融合内容与结构信息,有效降低过拟合风险并提升小样本下的泛化能力。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在各自领域均具有优越性,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参数定制与模型适应性,以应对复杂社交环境中的信息挖掘挑战。原创 2025-09-19 13:42:03 · 15 阅读 · 0 评论 -
33、广告推荐与频繁项集挖掘及能源分解技术研究
本文研究了位置感知广告推荐、单遍频繁项集挖掘及基于半二元非负矩阵分解的能源分解技术。针对广告推荐中的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了多级推荐器调用策略;设计了只需一次数据库扫描的SPFP-树算法,提升了频繁模式挖掘效率;在能源分解方面,提出加权与移位不变的SBNMF方法,显著提高了电器级能耗识别精度。实验验证了各方法的有效性,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原创 2025-09-18 11:34:50 · 14 阅读 · 0 评论 -
32、基于位置感知的广告推荐系统:原理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位置感知的广告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结合实时竞价(RTB)机制,利用协同过滤方法构建用户-位置-广告关系矩阵,通过将原始GPS数据映射到有意义的位置本体,提升广告推荐的精准度。系统针对不同位置粒度设计推荐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点击率和转化率上的优越表现,最后探讨了融合多维信息、模型优化与实时反馈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17 14:19:01 · 14 阅读 · 0 评论 -
31、动态社交网络、手势识别、土壤水分预测及航空发动机异常检测研究
本文综述了四个前沿研究领域:动态社交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跟踪方法,提出基于时间关系向量和归一化列联矩阵的相似度度量,有效捕捉社区整体演变;可穿戴设备中的广义手势识别系统,采用低复杂度分割算法与模式识别模型,实现用户独立、高效准确的手势分类;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壤水分含量预测,利用ANN和模糊逻辑建立电气参数与水分关系模型,具备良好预测性能;航空发动机频谱图异常检测,通过NMF与curvelets字典比较,验证了curvelets重建误差在弱异常检测中的优越性。各研究在数据降维、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方面展现共性,具有广原创 2025-09-16 09:48:41 · 11 阅读 · 0 评论 -
30、时间序列分类与流形数据回归的创新方法
本文探讨了DSCo时间序列分类方法、流形数据回归新策略以及基于关联规则的案例推理检索方法CBRAR。DSCo利用语言建模实现高效分类,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流形数据回归通过切丛流形学习准确估计函数、雅可比矩阵与输入流形;CBRAR引入优化的FP-Tree和投票机制,显著提升检索准确性。三种创新方法在各自领域展现出优越性能,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15 13:16:22 · 17 阅读 · 0 评论 -
29、DSCo:用于时间序列分类的语言建模方法
DSCo是一种创新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通过将时间序列转换为符号字符串并应用语言建模技术进行分类。该方法结合PAA降维与SAX符号化表示,利用N-gram语言模型对不同类别的时序模式建模,并采用滑动窗口提取子序列、频率统计与概率转换构建类别相关语言模型。在分类阶段使用动态规划优化分段得分计算,提升效率。实验表明,DSCo在多个UCR数据集中优于传统1NN(基于欧氏距离、DTW和SAX距离)方法,尤其在图像识别任务中表现突出。尽管在类别不均衡数据上存在挑战,但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未来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处理不平衡原创 2025-09-14 13:03:41 · 16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