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5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74、图绘制相关研究:低层数绘制、布局质量评估与宏基因组图谱可视化
本文综述了图绘制领域的三项重要研究:有界度树的低层数绘制理论与算法,大型图的布局质量评估实验,以及面向宏基因组组装图的交互式可视化工具MetagenomeScope。研究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涉及分层布局、重路径分解、形状忠实性指标、SPQR树等关键技术,展示了图绘制在生物信息学、社交网络和交通规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原创 2025-10-21 00:25:51 · 16 阅读 · 0 评论 -
73、图处理与多边形连杆运动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图处理与多边形连杆运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多边形连杆方面,探讨了其在均匀角运动下展开成直线和重构为锯齿形的条件与策略,涵盖凸多边形、正交多边形等多种类型。针对正交网格图压缩,提出扩展Klau和Mutzel方法以支持任意平面图的最优压缩,提升高顶点度数图的处理效率。在大图分析中,引入基于BC树的采样方法BCSA-W和BCSA-E,有效保留图的连通性与全局结构,并设计分布式算法DBCSA实现高效大规模采样。同时提出BCTV布局方法增强可视化效果。研究成果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10-20 11:21:01 · 17 阅读 · 0 评论 -
72、图可视化与相关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图可视化领域的三项重要研究进展:首先提出网络箱线图方法,用于可视化共享节点的图集合,支持比较图集合与单个图的任务;其次研究平面k-NodeTrix图的性质,给出密度界限并分析其与其他图类的关系;最后探讨严格外汇合图(SOC)的特征,证明其与外弦图、二分图等的包含关系,并提出外弦表示的构造方法。这些工作推动了复杂图结构的可视化与理论理解。原创 2025-10-19 16:45:37 · 20 阅读 · 0 评论 -
71、图绘制相关研究:从交叉最小化到网格障碍表示
本文综述了图绘制领域的多个核心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几何的直线交叉最小化方法、正加接触表示与盒正交图绘制的关系,以及图的网格障碍表示理论。文章介绍了各类问题的定义、关键算法与理论结果,并通过评估对比不同方法在交叉控制和布局美观上的表现。进一步探讨了三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提出了算法优化与应用场景拓展的方向。最后展望了图绘制在跨领域融合、大规模图处理和用户体验优化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图可视化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与思路。原创 2025-10-18 11:08:02 · 22 阅读 · 0 评论 -
70、图论在几何证明与可视化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图论在几何证明与可视化中的多个关键应用与挑战。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化欧几里得几何证明系统CDEG的工作原理、布局算法及其引理合并难题;分析了图在少数圆和球上的绘制方式,比较了柏拉图图的线段数、弧数、覆盖数等视觉复杂度指标;并讨论了Hanani-Tutte定理在可定向曲面上的反例,否定了其在高亏格曲面的推广可能性。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图布局、提升证明系统效率以及探索更多拓扑绘图性质。原创 2025-10-17 12:47:39 · 21 阅读 · 0 评论 -
69、图平面化与可视化相关研究及竞赛成果
本文综述了图平面化理论、图绘制竞赛成果及故事线可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具有有界宽度属性图的平面化方法,总结了创意主题与现场挑战中的优秀可视化方案及其策略,并提出了用于最小化故事线摆动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同时探讨了该领域在模型效率、多目标平衡和综合优化方面的未来方向,展望了图绘制技术向智能化、交互式和跨领域融合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16 10:02:33 · 21 阅读 · 0 评论 -
68、平面化对图宽度参数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图在平面化操作下多种宽度参数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了树宽、路径宽、分支宽、树深度、团宽等参数在完全二部图 $K_{3,n}$ 平面化后呈现 $\Omega(n)$ 下界的现象,而带宽、割宽和雕刻宽则可通过特定构造方法得到参数有界且规模可控的平面化图。对于有界度图,还存在线性规模且宽度参数有界的平面化方案。文章总结了不同参数的表现差异,给出了相关定理与推论的证明思路,并探讨了其在电路设计、网络拓扑和图形绘制中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15 16:31:44 · 22 阅读 · 0 评论 -
67、图的平面化与宽度参数研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图的平面化对多种宽度参数的影响,包括树宽、路径宽、割宽、带宽、分支宽、雕刻宽、树深度和团宽。研究发现,不同宽度参数在平面化后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参数在平面化后可能变为Ω(n),而另一些则可保持有界,尤其在有界度图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质。文章还介绍了封闭外k-平面图和封闭外k-拟平面图的MSO2表达性及其线性时间测试方法,并通过K3,n图和有界度图等实例分析验证理论结果。该研究在算法设计、电路布局、网络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指出了未来在复杂图类、多参数协同控制及并行算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14 11:57:09 · 22 阅读 · 0 评论 -
66、超越外平面图:外 k - 平面图与外 k - 准平面图的研究
本文深入研究了外 k - 平面图和外 k - 准平面图的理论性质、识别算法及其与平面图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外 k - 平面图的退化性、色数、分离数与树宽,并提出基于平衡分离器的准多项式时间识别算法。同时探讨了外 3 - 准平面图的实例与非实例,证明其与平面图在包含关系上不可比,并总结了最大外 k - 准平面图的边密度界及相关转换定理。研究成果在电路设计、网络规划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算法复杂度并解决如外 4 - 准平面性等开放问题。原创 2025-10-13 16:04:51 · 14 阅读 · 0 评论 -
65、图绘制中的平面性拓展研究
本文探讨了图绘制中平面性概念的拓展,重点研究k-间隙平面图、外k-平面图和外k-拟平面图的性质、包含关系及算法复杂度。证明了1-间隙平面性问题是NP完全的,并建立了k-间隙平面图与(2k)-平面图和(2k+2)-拟平面图之间的严格包含关系。对外k-平面图的退化性、着色性、平衡分隔符及平面性测试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外k-拟平面图的相关结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边数界限、完全二部图的特征描述、复杂度问题及RAC绘制的存在性。原创 2025-10-12 15:17:35 · 19 阅读 · 0 评论 -
64、图论中的间隙平面性:理论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图论中的间隙平面性概念及其理论与应用。内容涵盖k-间隙平面性的定义、边密度上限、完全图的1-间隙平面性判断以及1-间隙平面性识别问题的NP-完全性证明。通过Blob图、路径小工具和全局环等构造方法,揭示了1GapPlanarity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介绍了其在电路设计和网络布局中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如更精确的边密度上界和高效算法设计。原创 2025-10-11 12:55:50 · 15 阅读 · 0 评论 -
63、1 - 扇束平面和 k - 间隙平面图研究
本文研究了图论中的1-扇束平面图和k-间隙平面图。首先证明了在固定旋转系统下判断图是否存在单面或双面1-fbp绘制是NP完全问题,并基于3-划分问题进行了归约。接着针对2-层和外部1-fbp图的子类,提出了线性时间的识别与绘制算法。对于k-间隙平面图,介绍了其定义、最大密度、完全图可绘制性及与其他图类的关系,并指出其识别问题也是NP完全的。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识别算法优化、界限分析、与其他图类关系探讨等,为网络可视化、电路设计等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10-10 11:28:18 · 16 阅读 · 0 评论 -
62、1 - 扇束平面图形绘制:概念与特性解析
本文介绍了1 - 扇束平面(1 - fbp)绘制的概念,结合边捆绑技术与近平面图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可视化方法。文章分析了1 - 单边和2 - 双边1 - fbp图的结构特性、与其他近平面图类的包含关系,并给出了不同模型下的边密度上下界。研究还表明,一般情况下的1 - fbp图识别问题是NP - 完全的,但在双连通2 - 层或三连通外平面等受限模型下存在线性时间识别与绘制算法。最后展望了未来在算法设计、实际应用及图类扩展方向的研究潜力。原创 2025-10-09 15:39:15 · 11 阅读 · 0 评论 -
61、无三角形便士图:退化性、可选性与边数
本文研究无三角形便士图的结构性质,证明其退化性至多为2,可选性至多为3且列表着色可在线性时间内求解;通过几何与图论方法得出边数上界为$2n - \Omega(\sqrt{n})$,并结合直径性质提供另一证明路径。结果在图绘制、算法设计和网络建模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原创 2025-10-08 13:20:17 · 18 阅读 · 0 评论 -
60、画家问题:用彩色连通多边形覆盖网格
本文探讨了画家问题中用彩色连通多边形覆盖网格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分析带孔紫色区域(如环形区域)的着色结构,通过引理和推论证明可简化交叉连接并实现灵活配置。针对面板优化,提出了5-着色和2-着色的可行性证明,分别适用于部分与完全2-彩色网格,并给出了缩减规则与流程图。最后总结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最小化多边形数量、多颜色变体及未分配颜色单元格的处理。原创 2025-10-07 14:33:26 · 7 阅读 · 0 评论 -
59、图的平面性测试与网格涂色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图的NodeTrix平面性测试与2色网格的连通涂色问题。在NodeTrix平面性方面,分析了不同簇大小和边分配条件下的计算复杂度,总结了多项关键定理,并指出了未来在自由边场景下的开放问题。在画家问题中,提出了使用不相交连通多边形覆盖网格的模型,通过构建红色与蓝色嵌入图并利用对偶图性质,给出了2色网格可涂色的充要条件。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超图可视化、网络布局等领域,并展望了向多色网格拓展与算法优化的方向。原创 2025-10-06 10:32:32 · 15 阅读 · 0 评论 -
58、NodeTrix 平面性测试:小集群图的高效算法探索
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框架图结构下(如系列并行图、部分2-树和一般平面图)的NodeTrix平面性测试问题,提出针对小集群图的高效算法。重点分析了基于SPQ分解树的兼容对定义与序列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多项式时间算法及NP-完全性结果。文章还总结了算法实现细节与优化策略,展望了未来在高效算法、实际应用与模型扩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05 12:08:52 · 15 阅读 · 0 评论 -
57、有向图的平面L绘制与NodeTrix平面性测试
本文探讨了有向图的平面L绘制与NodeTrix平面性测试两个图绘制领域的重要问题。针对平面st-图,介绍了在线性时间内测试并构造向上平面L绘制的方法,并提出多个尚未解决的开放性问题。在NodeTrix平面性方面,分析了不同聚类大小和边约束下的复杂度差异,总结了部分2-树与一般扁平聚类图的测试结果,重点阐述了轮替换与轮约简的关键作用。通过流程图和表格对比,清晰展示了测试流程与各类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算法扩展、NP-完全问题的求解优化等。原创 2025-10-04 15:45:14 · 14 阅读 · 0 评论 -
56、有向图的平面L绘制研究
本文研究了有向图的平面L绘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调st排序的刻画方法,并设计了在线性时间内判定平面st图是否存在向上或向上向右平面L绘制的算法。通过SPQR树的自底向上遍历,结合Q、S、P、R节点的处理策略,实现了高效判定。文章还探讨了该理论在电路设计、网络可视化和物流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算法优化与多约束、动态图拓展方向。原创 2025-10-03 12:48:11 · 16 阅读 · 0 评论 -
55、平面有向图的非交叉路径与 L 绘制研究
本文研究了平面有向图中的非交叉路径与L绘制问题,涵盖管连接问题在无双重交叉下的多项式时间判定及其开放问题的Helly型猜想,重点探讨了平面有向图L绘制的复杂性。通过归约证明了判断平面L绘制为NP完全问题,并刻画了允许向上及向上向右平面L绘制的st-图特征,即对应双调或单调递减st-排序。文章还提出了线性时间算法用于计算满足条件的嵌入,并展示了在固定端口分配下可转化为匹配问题的高效决策方法。最后展望了未来在Helly型性质证明、近似算法开发和算法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02 10:43:23 · 17 阅读 · 0 评论 -
54、地理网络无交叉绘制问题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地理网络在单位垂直线段区域下的无交叉绘制问题,针对不同路径类型(直线段、x-单调曲线、任意形状)分析其可解性与计算复杂度。研究表明:直线段路径情况为NP完全;单调曲线路径可通过构建无环的顺序图在多项式时间内判定;在无双相交条件下,任意形状路径也可通过转化为伪圆盘问题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结果为地理网络可视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揭示了不同约束下布局可行性的本质差异。原创 2025-10-01 11:22:21 · 15 阅读 · 0 评论 -
53、有序层平面性、测地线平面性与双单调性研究
本文深入研究了图论与计算几何中的三个重要概念:有序层平面性、测地线平面性和双单调性。通过一系列归约方法,证明了这些问题是NP难的,特别是在完美匹配和一般位置条件下的复杂度。文章详细分析了子句装置与变量装置在归约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了从可满足性到平面绘制的双向正确性。研究结果对电路布局、网络可视化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复杂度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9-30 12:08:04 · 17 阅读 · 0 评论 -
52、固定 - 移动二部图的平面绘制及相关图绘制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固定-移动二部图的平面绘制及相关图绘制问题,探讨了多种几何约束下的绘制模型及其计算复杂度。重点分析了固定-移动二部图中1-弯绘制的线性时间判定算法,证明了组合推广问题的NP完全性,并系统总结了有序层平面性、测地线平面性和双单调性等关键问题的复杂度结果。文章揭示了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有序层平面性作为核心问题为其他变体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扩展凸包绘制、优化算法效率以及放松平面性约束等,为图可视化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算法指导。原创 2025-09-29 16:23:35 · 18 阅读 · 0 评论 -
51、固定 - 移动二部图的平面绘制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固定-移动二部图(FM-bigraph)的平面绘制问题,探讨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计算复杂度和求解算法。首先分析了0-弯曲绘制的NP难性,并证明其与1-BPSEWC问题的归约关系;随后针对固定顶点共线、移动顶点位于凸包内等情形,提出了基于直线排列与单元格划分的组合建模方法。通过引入CH交集图Gx、单元格图Gc和骨架图Gs,将平面性判定转化为图结构上的骨架存在性问题。在特殊结构下(如Gx为路径、循环或仙人掌图),设计了多项式时间算法。文章还总结了各类情况下的算法复杂度,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及未来研原创 2025-09-28 12:00:45 · 18 阅读 · 0 评论 -
50、无环图的彩色点集嵌入与固定 - 移动二部图的平面绘制
本文探讨了无环图的彩色点集嵌入与固定-移动二部图的平面绘制两大图论问题。针对彩色点集嵌入,研究了星形森林、路径和毛毛虫等结构在兼容点集上的嵌入条件,并给出了多个保证恒定曲线复杂度的定理与引理,如定理4、定理5至7及引理7至9。对于固定-移动二部图(FM-二部图),分析了其平面k弯曲绘图的存在性问题,指出一般情况下计算弯曲数是NP难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固定顶点共线、凸包交集图为仙人掌或路径、h-条带模型)可实现多项式甚至线性时间求解。文章结合理论证明与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这些成果在地图绘制、电路布线和组织结原创 2025-09-27 16:13:44 · 19 阅读 · 0 评论 -
49、无环图的彩色点集嵌入
本文研究了无环图的彩色点集嵌入问题,重点分析了三颗星组成的森林在凸位置点集上的嵌入下界,证明其需要Ω(n^(2/3))条边且每条边有Ω(n^(1/3))个弯曲。通过引入交替点集、3-扇图和3-天空图等结构,结合引理与定理的归纳证明,扩展了已有结果。同时,针对3-着色路径和特定毛虫图,给出了曲线复杂度为常数的正面结果,并总结了不同图类型与颜色数下的嵌入复杂度对比,为图绘制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原创 2025-09-26 16:14:27 · 18 阅读 · 0 评论 -
48、无时间片绘制动态图的方法与评估
本文介绍了一种不使用时间片绘制动态图的新方法,并通过与现有算法visone的对比实验评估其性能。该方法通过在连续时间中优化节点轨迹,有效减少了时间片之间的应力、节点移动距离和节点碰撞次数,尤其在处理连续数据集时表现出显著优势。实验结果表明,DynNoSlice在Rugby和Pride and Prejudice等连续数据上整体优于传统时间片方法。尽管visone在离散数据的时间片内应力优化方面仍具优势,但连续模型在复杂度自适应和动画平滑性方面更具潜力。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更高效的可视化方式和最优采样频率的研究。原创 2025-09-25 14:15:57 · 16 阅读 · 0 评论 -
47、无时间片绘制动态图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需时间片的动态图绘制模型——连续动态图,并设计了首个基于该模型的绘制算法DynNoSlice。传统方法依赖离散时间片,存在信息丢失、可读性与稳定性冲突等问题。DynNoSlice通过将图嵌入时空立方体,在连续时间维度上直接建模节点和边的动态变化,避免了投影误差,提升了信息保留、计算效率和可视化效果。该方法在社交网络分析、交通监测和生物网络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9-24 10:58:42 · 15 阅读 · 0 评论 -
46、MLSEB: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近似的边捆绑算法
MLSEB是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近似的高效边捆绑算法,通过边采样、邻域收集、站点投影和可视化增强四个步骤实现。该方法易于实现,计算速度快,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成的捆绑图质量优于FDEB和FFTEB。MLSEB无需重采样等额外操作,复杂度为O(I·N·S),适用于大规模图数据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其在杂波减少与失真控制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带宽选择并融合语义属性以提升性能。原创 2025-09-23 14:21:04 · 14 阅读 · 0 评论 -
45、少块交叉的故事情节可视化计算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AT公式的少块交叉故事情节可视化计算方法,并与两种指数时间精确算法(ItD和Fpt)进行对比。通过构建逻辑约束模型,Sat算法支持并发会议且适用于角色数量较多的场景,而ItD和Fpt在角色少、最优块交叉小的情况下表现良好。文章详细分析了各算法在真实世界和随机实例中的性能、内存使用及并行化潜力,提供了算法选择的决策流程图,并探讨了未来在算法优化、并行化和用户体验研究方面的方向。原创 2025-09-22 12:38:30 · 16 阅读 · 0 评论 -
44、计算低块交叉的故事情节可视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AT的算法来计算低块交叉的故事情节可视化,支持并发会议、角色出生与死亡等复杂场景。通过将问题转化为SAT可满足性问题,并结合强大的SAT求解器,在合理时间内找到最优解。文章还实现了此前的精确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实验评估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AT方法在处理大规模真实世界实例时具有显著优势,而FPT算法和另一精确算法分别在小规模和特定结构实例中表现良好。最后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算法选择建议,并展望了未来优化方向与应用拓展。原创 2025-09-21 09:15:02 · 15 阅读 · 0 评论 -
43、用于可视化中心性的各向异性径向布局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视化图中节点中心性的各向异性径向布局(ARL)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维尺度分析(MDS),通过修改其目标函数引入惩罚项,将节点约束在由中心性构建的径向单调场的水平集上。利用薄板样条插值和单调回归技术构建各向异性的中心性场,使布局既能保留图的结构特征,又能清晰传达节点的中心性信息。与传统MDS和径向布局相比,ARL在结构保持和中心性表达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空手道俱乐部、恐怖分子网络和文学人物共现网络等真实数据集中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原创 2025-09-20 16:15:13 · 14 阅读 · 0 评论 -
42、共系统发育调和可视化与图布局设计
本文研究了共系统发育调和可视化与图布局设计两个关键问题。针对共系统发育中调和图绘制的交叉最小化难题,提出了SearchMaximalPlanar和ShortenHostSwitch两种启发式方法,并通过实验评估其性能,发现以平面性为目标并非最优策略,而优化嵌入计算可提升效率。在图布局方面,提出各向异性径向布局方法,通过引入中心性轮廓替代传统圆形约束,在保留图结构距离的同时更好地传达节点中心性。结合可视化策略与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社交网络数据上表现出色。未来工作将聚焦于算法优化、用户测试及实际应用拓展。原创 2025-09-19 13:26:05 · 15 阅读 · 0 评论 -
41、共系统发育和解可视化:新方法与挑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隐喻方法用于共系统发育树和解的可视化,结合空间填充的冰柱图表示宿主树H与节点-链接方式表示寄生虫树P,确保时间一致性和绘图向下性。研究刻画了平面和解的特征,证明交叉最小化问题是NP完全的,并设计启发式算法减少交叉数量。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效率,并展示了在宿主-寄生虫共进化和物种分类中的实际应用,为生物学进化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可视化工具。原创 2025-09-18 15:32:39 · 16 阅读 · 0 评论 -
40、简单紧凑的单调树绘制算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一种简单紧凑的单调树绘制算法,旨在解决树在网格上的高效、直观绘制问题。通过对角度范围的平衡分配和基于几何事实的点定位,新算法实现了在至多n×n网格上的单调绘制,优于以往依赖数论技术的复杂方法。文章回顾了已有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证明了其单调性与网格效率。该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占用空间小、保证单调性等优势,适用于网络拓扑、数据结构教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同时指出了未来在宽度最优高度最小化、顺序保留绘制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9-17 15:07:05 · 13 阅读 · 0 评论 -
39、具有 L 形边的树在固定点上绘制的改进边界及向上树绘制的复杂度研究
本文研究了具有L形边的树在固定点集上的绘制边界改进,提出了针对二叉树和三元树的绘制方法与递归关系,并证明了严格向上树绘制问题(SUTD)的NP完全性。通过从数值三维匹配问题(N3DM)归约,构建特定树结构实现了复杂度证明。研究成果在VLSI电路布局和小屏幕可视化等实际场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对未来在边界优化、反例探索及有序树绘制方向提供了理论启示。原创 2025-09-16 13:48:13 · 19 阅读 · 0 评论 -
38、固定点上使用 L 形边绘制树的改进边界
本文研究了在固定点集上使用L形边进行树的平面绘制问题,针对最大度为3和4的树提出了改进的点集边界。通过递归构造方法,在f-配置和g-配置下分析了二叉树和三元树的绘制策略,显著优化了所需点数的上界。对于有序树中的顶视图毛毛虫树,给出了无法在n个点上绘制的反例,并证明其可在O(n log n)个点集上完成绘制。研究还总结了当前成果与开放问题,如n个点是否足够绘制最大度为4的树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9-15 13:26:20 · 17 阅读 · 0 评论 -
37、节点链接图与邻接矩阵可视化的实验对比分析
本研究通过在Amazon Mechanical Turk平台上进行众包实验,对比分析了节点链接图(NL)和邻接矩阵(AM)两种网络可视化方式在大规模参与者中的表现。实验涵盖14种任务类型,涉及557名参与者,评估其在连通性、分组和记忆任务上的准确率与效率。结果表明,NL在大多数拓扑和连通性任务中优于AM,而在分组和记忆任务上两者表现相当。研究还探讨了布局紧凑性、信息呈现方式、路径任务表现及视觉搜索差异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总结了实验的局限性与结论,指出对于类似结构的大型稀疏网络,NL是更优的可视化选择。原创 2025-09-14 15:46:22 · 15 阅读 · 0 评论 -
36、节点链接图与邻接矩阵表示的实验对比再探
本研究通过众包实验对比了节点链接图(NL)和邻接矩阵(AM)在真实世界无标度网络中的表现,评估了14项涵盖多种任务分类的数据读取任务。结果表明,在图拓扑相关任务中NL整体优于AM;在节点组或集群任务中两者表现相似,但AM在一项任务中更优;记忆任务中二者无显著差异。研究使用包含258个节点和1090条边的烹饪食材网络数据集,结合交互设计与多维度任务分析,揭示了不同可视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9-13 09:24: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35、利用谱稀疏化绘制大型图
本文探讨了谱稀疏化方法在大型图可视化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随机谱稀疏化(SSS)和确定性谱稀疏化(DSS)两种算法。通过有效电阻概念保留图的谱结构,实验表明DSS和SSS在低相对密度下显著优于随机边采样(RE),尤其在网格状图、无标度图和黑洞图中表现优异。尽管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和质量指标局限等挑战,未来可通过近线性时间算法和主观评估进一步提升性能。原创 2025-09-12 13:13:42 · 1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