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文化:从 DEMO 到伦理与信息披露
1. DEMO 场景的兴起
在早期的软件世界中,人们逐渐适应了图形化的展示方式。一个团队的成员们不仅可以展示他们破解软件的高超技能,还能以合适的方式向世界介绍自己。这就催生了新的技能需求,比如图形艺术家(GFX’rs)、音乐作曲家,以及负责引擎(运行整个软件的程序)的程序员。同时,也需要新的软件,黑客编写的声音合成软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家用计算机音乐领域的前沿技术。
随之而来的是 DEMO 竞赛,旨在评选出编写最佳 DEMO 的人。很快,DEMO 场景有了独立的发展,人们编写 DEMO 要么是为了娱乐,要么是为了参加像 Assembly(http://www.assembly.org/)这样的活动。如今,DEMO 场景依然活跃,它已经迁移到其他操作系统,或者仍在使用 Amiga 系统,并且与破解场景有了很大的分离。你可以在 http://gfxzone.planet-d.net/ 和 http://www.scene.org/ 找到 DEMO 程序员和艺术家及其作品。
2. 家用计算机与 BBS
虽然破解游戏软件有很多故事可讲,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那就是公告板系统(BBS),有时也被称为邮箱,它是最早广泛使用的数据传输点。当时,行业发现普通的通信方式,如蜗牛邮件,无法满足他们的通信需求。通过磁带发送软件补丁不仅效率低下,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因此需要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访问。
解决方案是串行连接方法,其范围很广,包括 UNIX 系统上的 UNIX-to-UNIX Copy(UUCP)和 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应用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