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假名证明协议与实用零知识论证
1. 引言
在现代密码学领域,零知识(ZK)协议扮演着核心角色,是构建各类密码协议的强大工具,尤其在电子商务的密码协议中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ZK协议是针对一般NP语言的,需要经过通用的NP约简,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场景。另一方面,工业界和应用密码学领域开发了大量的Σ协议,用于特定的数论语言(如离散对数问题DLP和RSA)。这些协议仅对诚实验证者保留ZK属性(并非真正的ZK),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此,找到一种从Σ协议到实用(真正的)ZK论证的通用且实用的转换方法,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相关工作
近期,Micciancio和Petrank提出了一种在判定Diffie - Hellman(DDH)假设下,从HVZK协议实现ZK证明的转换方法。与之相比,本文的转换是针对ZK论证的,且基于更弱的DLP假设或RSA假设。两种转换所增加的轮复杂度相同,均为3轮。
3. 预备知识
3.1 标准符号和定义
在介绍具体协议之前,先明确一些标准的符号和定义:
- 若A是概率算法,A(x1, x2, · · · ; r)表示在输入x1, x2, · · ·和随机数r下运行A的结果。
- y ← A(x1, x2, · · · )表示随机选取r并让y等于A(x1, x2, · · · ; r)的实验。
- 若S是有限集,x ← S表示从S中均匀选取一个元素。
- 若α既不是算法也不是集合,x ← α是简单的赋值语句。
- [R1; · · · ; Rn : v]表示随机变量v在由随机过程R1, R2,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